這一個月來美股按照我們之前所談的那樣,維持多頭走勢驚驚漲,
並沒有給空方太多喘息的機會,空手者越來越覺得壓力很大,
因為FOMO的情緒確實會蔓延,當看到越來越多人賺到錢,
自己沒有賺到時的痛苦不亞於虧損的感覺。
在上一回1/8的文章撰寫完畢後,SPY從前一天收盤的467.92元
上漲到現在的494.35,漲幅達5.64%,這漲幅相當驚人,
尤其QQQ更是離譜,從396.75上漲到429.01美元,
漲幅達到8.13%,我們可以發現到股市不斷創歷史新高,
假如人工智慧(AI)題材讓美股去年大漲,
那目前的AI 動能完好無損,AI路線明確的企業當然可以獲得長期助力。
AI領導企業任何有明顯回檔調整的機會,我們都應該當作是正常的回調,
看到微軟(MSFT)、臉書(META)獲利趨勢越來越好,資本支出也十分強勁,
微軟(MSFT) 和Alphabet(GOOGL)也提到,因AI對營收的貢獻不斷增加,
雲端運算比前幾季加速成長。
AI相關資本支出廣泛成長,也符合台積電和臉書CEO對AI晶片需求的評論,
目前2024年的下半年還是非常樂觀期待,算是個復甦年。
上圖為半導體產業SMH股價從2023年1月開始站上年線後,再也不回頭股價都漲成這樣了,現在才叫復甦?
是的,整體2023年的狀況其實是比較差的,股價又往往提早反應一年,
因此2022年就是在反應這件事情,從谷底的2023年往上翻,
我們已經看到台積電的出色財報,如果調整庫存階段就有這樣的神鬼成績,
那調整完庫存,半導體供應鏈再度重演2021~2022年的拉貨現況時,
股價又會怎樣去反應企業獲利,這可想而知。
一般散戶停留在很久以前的股價,例如台股如果可以回到以前6、7千點,
那一定要好好投資,大買一番。
這樣的言論或想法,想必會讓人不禁嘴角失守,
因為這跟房價一樣,台北市永遠都不可能讓我們再看到一坪10萬的價格,
甚至20萬都不可能,股價指數現在墊高到這個位置,
將來就算回檔30%,打個七折,股價指數會落在何方?
這稍微算一下也知道,就以2022年的QQQ為例,
全年下跌了33%,這已經是非常誇張的回檔,
當時也讓許多人虧損連連,但不過一年的時間,現在全數創新高。
問題到底出在哪?是的,無法接受鈔票永遠都不可能保值的現況,
這就是大多數人很矛盾的心態問題。
明明人人都會講物價上漲,鈔票越來越薄,很難買東西,
但實際上卻還是擁抱這些現金,不敢去做投資的布局,
那擔憂鈔票變薄又有何意義?關鍵就是要變換資產,這才有意義。
AI已經帶來實質獲利,並不是空談,
輝達(NVDA)的獲利、超微(AMD)的營收爆增,
種種的跡象讓我們看到了這是個非常寶貴的年代,
大概就是1995~2000年的科技股狂潮的盛況很可能再複製一次,
2022年至2027年期間全球AI營收將成長15倍,
自280億美元飆升到4200億美元。
加上聯準會目前也不敢繼續升息,頂多保持現狀,
甚至許多人認為很快就要降息,最慢五月也會降,撐不住的。
那這些科技股自然擁有了很好的生長環境,
未來多頭續攻,我們期盼拉回,但沒拉回也沒關係,
就這樣繼續下去,順勢操作。
祝大家農曆年愉快,新的一年龍年大吉。
停止升息不代表要馬上降息,聯準會不停拖延,卻也讓科技股的回檔更彌足珍貴,AI的產業正要起飛,多頭漲勢不會只有一年兩年,2000年的科技泡沫不是不可能,但還要好一段時間。
美國之後換日本現在輪歐洲了--市場到底缺多少錢?
全球化讓年輕人跑光了,資金也是
22歲賺到歐元市場的暴利,是奇蹟?抑或是危機?
買下地球系列--美股ETF國際代碼整理(前進海外必備)
進入美股市場新手最需要知道的五件事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