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信箱 service [at] bituzi.com
幣圖誌首頁 facebook粉絲團 google plus google plus


2021年準備步入尾聲,全年S&P500股市上漲約25%報酬,多數投資人無法獲得與大盤同樣的報酬,原因究竟為何?三個常見壞習慣,投資人盡力避開

上週五是平安夜,美股休市一天,整週只有四個交易日,

指數還是呈現上上下下的小區間盤整,道瓊上週漲了585點,

只是把前一週下跌的605點補回來而已。

往年這時候量縮行情變小,也算是很正常的現象,

畢竟就是年底的連假,美股雖然未來這一週還是有開盤,

不過預期可能也不會有太大的行情。

整年度S&P500指數(代號:SPY或VOO)報酬為25.8%,

未來這一週還有五個交易日,沒什麼意外的話大致上就這樣,

話雖然這樣說,被動投資者當然是笑呵呵,畢竟全年是賺25%以上,

但是往年的這個時候其實就是檢視自我績效的最佳時機點,

假如有投資人這時候全年報酬率是「負數」,就要了解發生了什麼事情?

通常以下是比較常見的狀況:

一、看好單一公司進場後卻沒有任何停損的措施

二、押寶中小型股,認為股性活潑,應該會賺比較多,

這種股票走勢卻跟大盤毫無關係

三、賣掉了賺錢的股票,並且買進賠錢的股票,做出攤平的決定,

認為這樣子持股成本就會比較低,將來反彈一點上來就會賺錢


至於借錢來做股票,看對卻抱不住,這是常見的事,

或者是內線聽來的股票,結果進場後前一兩天賺錢,之後不斷下跌,

這也算是常有的事情。

我們如果看好一家公司,卻沒有做出任何停損點的準備,

這意味著什麼?是不是你真的要跟這家公司共存亡?

對公司的熟悉度真的這麼高嗎?

竟然值得拿大把積蓄跟這家公司拼了。

在被動投資學派中我們都常聽到一個論點:

「每個人進入股市都是出自於理性的判斷,

所以你要得到超額利潤是很難的,甚至可以說是不可能的。」

但實務上我們可以發現,事實正好相反,尤其是大多頭時期,

進場玩股票的人有非常多根本「不理性」的人投入資金進入股市,

哪怕是借來高利率的錢去買股票也在所不惜,

也因此公司本身的「經營層面」其實已經不太重要,

這時候跟股性反而比較相關,

如果熟悉市場的人自然比較容易賺到錢。

盡量避免單壓個股,寧可穩健一些也不要跌大跤

大家習慣看大盤指數來判斷股市的溫度,當作是溫度計,

不過有趣的是大多數投資人買的股票,走勢跟大盤關係不大,

那大家看大盤指數的意義就不大了,至於投資人買進股票會缺乏耐心,

肯定是對於股市不熟悉,對個股不熟悉,

因為每檔股票甚至不同的國家都有不同的股性,

當我們沒有弄清楚股性之前,就貿然投入大錢,自然容易虧損,

這實在再自然也不過了,那我們到底該怎麼做是比較恰當的?

一種就是直接買入指數型ETF,例如台股的話0050這是常見的選擇,

再不然美股就是SPY或VOO,QQQ、DIA。

假如想要練功,用產業型ETF也是一種方法,

因為產業型ETF的話,畢竟是一籃子股票,漲跌的幅度一定比個股要小,

對於主動投資的初學者來說,是一個訓練自我的入門好方法。

雖然Omicron病毒株在假期前夕帶來挑戰,

但未來幾個月股市的前景依然強勁,目前SPY還是在歷史高點盤旋,

準備要邁向2022年,消費者可能有些擔心通膨和產品的供應狀況,

但需求仍維持穩定,如果消費者因應Omicron病毒而拉長居家時間,

那麼趨勢定位最好的類股將是藥品店、雜貨店和家用產品供應商,

例如沃爾瑪(代號:WMT)、好市多(代號:COST)、塔吉特(代號:TGT)。

2021年全球股市經歷了多頭順遂的一年,各國雖然尚未完全走出疫情,

但疫苗不斷普及又有新的變種接連出現,

資本市場出現了創紀錄的IPO融資金額,

全年的股市也僅有9月中到10月初發生比較大的回檔,

其餘時間幾乎都在上漲,根本沒什麼回檔,這也讓空手者牙癢癢。

疫情最嚴重地區之一的美國,連續第二年迎來股市大漲,

中國、港股、A股卻連續遭遇黑天鵝,全年表現不佳。

大家用錢做出了最好的投票,哪邊是資本市場最有利可圖的地方,

那我們就會買哪邊,這是顯而易見的事。

疫情陰霾未散,新概念不斷湧現,像是臉書把公司名改為Meta,

把元宇宙的概念推向高潮,相關股票一漲再漲;

市場欠缺的不是資金,而是題材而已,

只要有題材,大家就敢追,就算只是用閒錢去追追看,

反正輸了也不至於傷筋挫骨,這就是現在這些機構法人的想法,

拜登上台後使環保概念股迎來一波漲幅,

最受矚目的電動車公司特斯拉(代號:TSLA)今年股價也繼續翻漲。

上圖為特斯拉日線圖

根據數據公司Refinitiv統計,扣除特殊目的收購公司(SPAC)部分,

2021年全球總數2097起IPO,共集資4020億美元。

與2020年相比,集資金額上升81%,件數成長51%。

即便扣除2020年因疫情壓抑的IPO需求,漲幅依然令人矚目。

若加上SPAC內的借殼上市等特別操作,這數字更是達到5940億美元。

路透社分析,原因正是全球利率位在歷史低點,

新冠疫苗帶來經濟重新開放,這些因素刺激了投資人的風險偏好,

使投機意願大大增強,從科技初創企業到空白支票收購公司,

各類企業紛紛上市圈錢。

如果用行業別來看,科技及醫療保健業佔了IPO的大宗。

今年科技業有426件IPO,醫療保健業有332起,

總計佔全球IPO集資金額的近42%。


最大的案子為新能源汽車公司Rivian Automotive(代號:RIVN)的120億美元,

股價上市五天後見到179.47元的高點後,迅速滑落,

上週四的收盤只剩下96.84美元,從最高點計算已經跌了46%,

當初搶著去買剛上市股票的投資人,現在也是套了滿手。


上圖為RIVN日線圖

最近幾週以來,已經有非常多中小型股票轉弱,

沒人會知道明年這些跌深的股票是否會漲上來,

但目前的確弱勢,動能投資學派我們就是順勢操作,

既然還在跌,我們就暫時不要理會就好,

祝你們都順心,謝謝你們的閱讀,

2021年步入尾聲,又寫完了一年的文章,繼續一步步走下去。

今年大方向繼續上漲,問題是有多少人真的賺到了25%的報酬?被動投資者是最大贏家嗎?永遠都是,因為能得到比大盤還要多報酬的人,絕對不是靠感覺做股票的人。

0 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