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信箱 service [at] bituzi.com
幣圖誌首頁 facebook粉絲團 google plus google plus


2020過去了,三大指數通通上漲,尤其那斯達克最為誇張,新的一年到來,討論的應該是乖離現象是否回歸?還是動者恆動繼續前進?股市、房市、比特幣、黃金,各種資產都上漲了,這會是常態?

2020年過了,這一年來,三大指數都是上漲,

但三月份經歷了很大的回檔拉回,甚至讓許多人虧損連連,

再也無力踏入市場,但同時也迎來了新的一批投資人,

多少都賺到了V型反轉的財富。

華爾街三大指數在年底的最後一週,

還是繼續上漲來做收關,這一年來美國不斷的財政刺激,

也因為寬鬆貨幣政策和疫苗誕生,

這個組合幫助市場緩解對新冠肺炎的擔憂。

即便現在又傳出了英國的變種病毒,不過從股市的表現看來,

似乎也沒什麼人在擔心就是了。

以科技股為主的那斯達克(代號:QQQ)這一年來大漲了47.5%,

S&P 500上漲了16.1%,道瓊工業指數則是上漲了7.2%。

三大指數有很大的分歧,這也是很少見的現象,

自3月以來全球主要央行已向市場注入了約5.6兆美元的流動性,

明年或許還有更多的央行資金持續要投入,

聯準會本月中旬證實,每月將繼續購買1200億美元的美國公債和抵押證券,

以及少量其他可能增加的證券。

這意味著在2020年購買的3.3兆美元基礎上,明年還將購買近1.5兆美元債券。

其他央行也沒有落後,歐央剛剛才將疫情緊急購債計劃規模增加5000億歐元,

已經拉到1.85兆歐元,英國央行又將量化寬鬆規模增加了1500億英鎊,準備明年發放。

這讓華爾街各家投資機構對於2021年還是保持相當樂觀的態度,

有關看漲的預測報告與新聞時在事太多了,

作為投資人不得不為潛在的風險作準備,

永遠對市場敬畏,這是必要的態度。

除了科技股大漲之外,其餘各種資產也全部上漲

在2020年,科技股的引領風騷,這是眾所皆知,

包含蘋果(代號:AAPL)在內的7家科技股市值增了約3兆美元,

蘋果去年一整年漲了80.7%,市值增加將近1兆美元。

上圖為蘋果日線圖

疫情不只沒造成什麼打擊,還讓他們業務更好,

蘋果的產品iPhone銷售長紅、微軟(代號:MSFT)Team協作軟體成長、

亞馬遜(代號:AMZN) 的電商業務更加蓬勃發展。

上圖為亞馬遜日線圖


Google(代號:GOOGL)、臉書 (代號:FB) 依然稱霸網路廣告市場。

上圖為Google日線圖

特斯拉 (代號:TSLA) 表現最為誇張,全年大漲約743%,

這家電動車大廠不只Q3交車量超乎預期,還成為S&P 500指數成分股。

輝達(代號:NVDA) 受益於資料中心需求,同樣也是大漲。

但除了科技股外,其實原本認為會受到疫情影響而重創的傳產價值股,

也有強弱的差異,像是星巴克(代號:SBUX)、迪士尼(代號:DIS)、

耐吉(代號:NKE),竟然也創下新高,令人感到驚奇,

能源股則是繼續疲軟,尚待觀察。

而比特幣就更不用說了,算是近期瘋狂飆漲的商品,

這兩天已經漲到了超過三萬美元,相當驚人。

上圖為近一個月比特幣兌美元走勢圖


這反映的是市場資金太過龐大,

比特幣一直以來最有名的優點就是「隱匿性」,

這讓很多政府尚未建立一套相關的法規,

許多人將資金投放在此處,不一定單純是為了投機,

有更多的因素看好虛擬貨幣這塊的發展,已經很難擋下,

美元的疲軟、黃金的先強後弱,再度凸顯了比特幣的光環。

不過這商品漲跌的幅度實在太大,如果對一般人來說,

恐怕不是保值的好商品,即便未來一比十萬美元,

但過程中的曲折,也不是小資金的散戶可以承受的。

這點要特別留意。

到底均值是否回歸?成為各界探討的主要話題

所謂的均值回歸,意謂著過多的的資金去追捧少數的標的,

容易造成價格遠高於價值,進而催化為投機的追價潮,

這樣的現象終有一天要回歸正常,稱之為均值回歸

而那些跌深無人青睞的個股,也會有一天就慢慢向上靠攏,

這套理論也有人是站在反方,因為網際網路的關係,

讓許多企業大者恆大,幾乎是贏者通吃,

未來除非是利用立法的方式,強迫分割,要不然如何寄望他們殞落?

從股價來看,資金低廉讓許多投資人把銀行的錢搬出來,

買股、買房、買各種商品,

無非就是因為零利率,民眾必須「自立自強」,

台灣目前一年期定存利率還有0.8%,

其實算是各主要國家中,前段班了。

當未來台灣也跟隨降息的時候,資金要往何處去?

這是值得好好思考的地方,股市之所以這麼熱,

投機的氣氛當然有,但更多的原因還是在於估值被低利率給墊高了,

假如現在我們存在銀行一年期利率是5%,甚至7%,

那是不是會降低人們去股市中淘金的意願?

但如果現在利率要降到0.5%,甚至逼近於0,那股市的各家績優股,

勢必會被游資拉到新高點。

所以均值回歸這事情,在2021年是否真的會成真?還很難說,

而且牛氣沖天的科技股如果下跌30%,傳產弱勢股卻也下跌了40%,

這應該也不能稱為回歸現象,因為強者恆強、弱者恆弱,繼續發生。

好的交易者不需要太多的預測,

我們不可能去猜測明天的漲跌,後天的漲跌,

這是個變動的市場,太難了,這反而會降低操作的勝算。

邊走邊看,調整步伐,資產配置做好,一切就能水到渠成。

祝你們有美好的一年,2021年都能獲利滿滿。

喜歡文章可以分享給更多朋友閱讀,謝謝你們這麼多年的支持。


今年行情是否如去年一樣獨走?這很難說,但資金浮濫現象不改變,回檔空間實在也不大,不管是股市、房市、比特幣,黃金,各項商品都在反應一件事情,就是市場的資金氾濫,而且通膨也蠢蠢欲動,資產配置做好,細水長流。


或許您對更多美股文章有興趣
美國之後換日本現在輪歐洲了--市場到底缺多少錢?
全球化讓年輕人跑光了,資金也是
22歲賺到歐元市場的暴利,是奇蹟?抑或是危機?
買下地球系列--美股ETF國際代碼整理(前進海外必備)
進入美股市場新手最需要知道的五件事

0 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