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個星期金融市場最重大的事情,莫過於5月的輕原油跌為負數,
也上了各大媒體的頭版焦點,網路文章也非常多討論的篇幅,
在疫情的肆虐之下,經濟活動有非常多都被影響,
甚至停擺了...原油的需求大幅減少,
這算是預期內的事情,能源股也下跌了好久一段時間,
中間過程也不斷有人想要去攤平買進,
甚至覺得低點已經到了...
也吸引很多投資人去買進各式各樣的「原油商品」,
有的人買ETF,有的人則是買能源股,
也有的人去買正二商品,也有人趁著反彈就去放空原油。
負油價事件會不會再度重演,這會是6月份原油大家所關心的。
目前看來,企業財報會暫時回到投資人的首要關心目標,
原油要等週五,兩家能源大廠公布的財報,
出來後才會有明顯的動態。
本週的財報公布會比油價漲跌更影響大盤
週二有Google的財報要公布,以及兩家藥廠,分別是輝瑞藥廠(代號:PFE)、默克藥廠(代號:MRK),由於疫情打擊到各公司的廣告預算,
不僅影響小型企業及自由工作者,連大公司也開始感受壓力。
彭博週三報導,受到新冠肺炎疫情衝擊,Google將縮減2020年人力招聘,
調整資料中心及行銷等非必要活動的支出,
將重點放在客戶支援及成長關鍵業務上。
根據媒體取得Google暨Alphabet執行長Sundar Pichai的內部公開信,
他認為現在是時候大幅減緩招募速度,以維持小部分策略領域的動能,
包括提供使用者和企業營運支援,以及攸關公司成長的關鍵業務。
Google並計畫縮減資料中心、硬體及非必要的行銷及差旅支出。
彭博報導,Google去年招募了2萬人,今年原本也計畫如此。
去年底員工數達11.9萬。而今年第一季Google和Alphabet新增4千多人,
還會再找數千人。不過受到加州各地封城及企業在家上班的影響,
Google新員工筆電、密碼發派及員工訓練都被耽擱。
Google3月中先後要求北美及歐洲、非洲及中東員工在家上班。
但針對一些因肺炎而無法上班的時薪員工,Google仍計畫支付全薪。
Google原本計畫今年投資100億美元在北美舊金山灣區、洛杉磯、紐約、德州等地增建辦公室和資料中心。
上圖為Google日線圖(可點圖放大)
從上圖可看出,目前市場動能正在等待著財報發布,
在眾多科技股中,其實走勢並不算強,
雖然目前有在年線之上,但其實貼的很緊密。
財報才能看出廣告收入被影響了多大,
畢竟臉書(代號:FB)跟Google(代號:GOOG)都是廣告收入大戶。
企業現金流都不夠了,廣告預算當然先砍。
臉書的財報則是在週三公布。
上圖為臉書日線圖(可點圖放大)
白框處為即將挑戰年線反壓,這位置可稱為多空分水嶺,
財報的公布請讀者一定要密切留意。
下圖為週二財報公布的公司,有相當多重量級公司。
週三公布財報公司如下:
從上圖可以看到,本週三有微軟(代號:MSFT)、臉書(代號:FB)、
特斯拉(代號:TSLA)、波音(代號:BA)、萬事達卡(代號:MA)...等公司,
由於科技股是這波反彈的要角,甚至已經站上各大均線,
假如週三的財報表現,告訴市場大眾「其實科技股並不是沒被疫情影響到,而是延後影響」,
那問題就大了,因為之前的科技類股上揚,
建立在市場認為需求只是轉移,其實被疫情影響算是不大,
資金都跑到這邊來,但財報的公布不如預期,
那資金就會很快速移往黃金(代號:GLD)跟美債(代號:TLT)尋求避險。
這邊一定要特別留意這些科技巨頭的財報內容,
不只是看過去經營的成果,而是要關心第三季的展望。
到了週四,蘋果(代號:AAPL)、亞馬遜(代號:AMZN)、
VISA(代號:V)、吉利德藥廠(代號:GILD)也會公布,
從股價走勢來猜測,亞馬遜的財報業績應該還不錯,
股價不斷創新高,目前來到2410美元,
至於蘋果的股價目前也要挑戰季線285左右的位置,
手機的銷售量下滑是預期內,
平板、軟體服務收入這塊還是大家最關心的。
假如蘋果跟亞馬遜財報表現不差,
即便前兩天的臉書與Google表現不佳,大盤應該都還能繼續上攻。
上圖為亞馬遜日線圖(可點圖放大)
到了週五就是能源的重頭戲,能源兩家大公司:
艾克森美孚(代號:XOM)、雪佛龍(代號:CVX)。
由於目前兩家能源公司距離年線還十分遙遠,
目前還是偏空看待,
對於想要在這個時間點作多原油的人來說,
我認為直接買進這些能源大廠,
勝算會比你去買一堆槓桿型的商品要來的好,
不管是玩期貨或者買一些正二正三的商品,
這都不適合一般人,XOM跟CVX都是比較能度過寒冬的大公司,
雖然目前我仍然不看好,
但提供給想要去抄底能源股的讀者一個選項。
祝你們有美好的一週,財報的公布很容易左右未來一兩個月的趨勢,
我們不要預設立場,但趨勢出來時,也要好好把握住。
美股印超寬鬆的行動前所未見,所以沒人說得準到底反彈會不會繼續進行,甚至一不小心就回到起跌點去了?但我們只能遵照原本的投資策略,留意停損與資金控管,剩下的也不是我們猜的中的。
或許您對更多美股文章有興趣
美國之後換日本現在輪歐洲了--市場到底缺多少錢?
全球化讓年輕人跑光了,資金也是
22歲賺到歐元市場的暴利,是奇蹟?抑或是危機?
買下地球系列--美股ETF國際代碼整理(前進海外必備)
進入美股市場新手最需要知道的五件事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