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信箱 service [at] bituzi.com
幣圖誌首頁 facebook粉絲團 google plus google plus


升息要放慢腳步?Fed主席一番話被解讀為明年不再大幅升息,美股一週上漲1250點,搭配剛結束的G20會議圓滿結束,中美貿易戰暫時休兵90日,多頭又要飆風再起?


「什麼!升息要緩了!」
就這麼一個聯準會主席的鴿派談話,
使得市場解讀為升息要放慢腳步了。

這讓美股一個星期來上演了多頭大反彈,
道瓊指數從24286漲回到25538,
漲了1252點,單週漲幅5.15%

尤其是消息傳出的星期三(11/28)
大盤從24749上漲了617點,收25366。

讓我們先看看10年期美債殖利率的變化吧!

上圖為10年期美債殖利率一週變化(可點圖放大)

誠如之前幾週專欄所提,
美債一向是「無風險利率」的代表,
所以當美債殖利率越高的時候,
投資人對於股市的投資期望報酬也會提高

相反的,假如美債利率走低,
對於股市的預期報酬就會下降。

原本市場預期在2019年,利率會繼續升息3~4次,
但經過週三聯準會主席一番偏向鴿派的談話後,
市場認為明年可能升息步調會減緩許多。

主席鮑爾表達了溫和的立場,
這讓許多人預測可能即將結束為期三年的緊縮週期。

不過高盛(股票代號:GS)和摩根大通(股票代號:JPM)
卻並不這樣認為。

Jan Hatzius等高盛經濟學家在一份報告中表示,
市場部分「誇大」了鮑爾的轉變,
因為Fed對經濟成長前景的預期以及對逐步加息的偏好基本上保持不變。

高盛表示,美國經濟繼續以高於長期趨勢的速度成長,
失業率有望降至3.5%以下,這使聯準會繼續走在升息的路上。
他們指出經濟強勁的增長、穩定的通膨和不斷下降的失業率,
這三點應該會讓貨幣政策持續緊縮到明年,
更何況Fed在12月升息幾乎是百分百肯定的事。

但另一邊摩根士丹利(股票代號:MS)則持不同的看法。
摩根士丹利首席美國經濟學家Ellen Zentner表示,
2019年升息的預期次數從9月開會時的三次下調至兩次。
極可能是已經有跡象顯示美國經濟增長放緩,
才使得聯準會明年可能暫停升息。
摩根士丹利評估即便12月升息,2019年也很難大幅升息
摩根士丹利還評估美國經濟成長將從今年的3.1%放緩到2019年的1.7%。

一星期以來大漲強勢股票有哪些?

台灣投資人對於科技類股的敏感度較高,
畢竟過去台灣電子股跟蘋果(股票代號:AAPL)的興衰息息相關,
所以也有許多台灣的投資人,
前進美股就以科技股為攤頭堡,
在過去幾年確實也帶來相當不錯的報酬,
不過這一週來,甚至這幾個月來,
其實有表現更出色的產業,打敗了科技類股。

先來看看UnitedHealth(股票代號:UNH),
這檔也是道瓊第二大成份股,
我們先來看看這一週來的表現。

上圖為UNH日線圖(可點圖放大)

另外則是安進藥廠(股票代號:AMGN),
與默克(股票代號:MRK)、輝瑞(股票代號:PFE)都是全球前幾大藥廠,
長期以來售出最多的產品是用來防止癌症惡化的Neulasta/Neupogen。
本週表現也相當突出,也逼近了歷史新高。
下一次財報公布將於2019年2月7日。
分析師預計AMGN的每股EPS為3.25美元。
這將比去年​​同期增加12.46%。

上圖為AMGN日線圖(可點圖放大)

在美國所謂的生技股,分類相當細,
大致上可分為製藥醫療設備
上面所講的皆屬於製藥分類,
如果有興趣的讀者可以多多研究。
未來醫療生技產業算是比較沒有疑慮的產業,
第一、全球人口老化,但人人都怕死怕生病

第二、醫療製藥不是幾億或幾十億就弄得出來,
美國這類大廠幾乎都是上千億資金在燒,
門檻極高,所以有很高的產業進入難度

大家關心的G20中美貿易談判結果如何?

中美貿易戰打到現在,美國依舊是處處進逼,
而這次會議中,美國跟中國達成了一個較為和緩的協議。
雙方決定,停止升級關稅等貿易限制措施
包括不再提高現有針對對方的關稅稅率,
及不對其他商品增加新的加徵關稅措施。

不過這些都是有時間條件的,
川普雖然同意明年1/1對2,000億美元中國進口貨品的加徵關稅不會調高至25%,
但美中若未不能在未來90天達成協議,
美方還是會把關稅升至25%

包含技術轉移、保護智慧財產權、非關稅障礙、網路駭客等問題展開談判,

另外白宮也表示,中國未來即將採購的美國農業、
能源及工業產品的金額非常可觀,
但確切金額仍未達成共識。
中國將依據市場需求採買更多美國貨品,減緩美中貿易失衡。

政治經濟不分家,未來國際情勢依舊瞬息萬變,
從目前看來,對股市至少都是良性偏多的。

如果年底前想要大幅作空的投資人,恐怕還要經過很多波折。

謝謝大家對畢德歐夫美股專欄的支持。
歡迎分享給更多朋友閱讀!
中美貿易戰暫時休兵,聯準會似乎也要放慢升息腳步,這對股市短線多頭發展應該都屬於良性,生技產業與消費性類股依舊看好。

或許您對更多美股文章有興趣
美國之後換日本現在輪歐洲了--市場到底缺多少錢?
全球化讓年輕人跑光了,資金也是
22歲賺到歐元市場的暴利,是奇蹟?抑或是危機?
買下地球系列--美股ETF國際代碼整理(前進海外必備)
進入美股市場新手最需要知道的五件事

0 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