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有個久未聯絡的朋友打來,
閒聊近況後,由於他本來就是熱愛股票的投資者,
所以聊到股票後,話匣子也就開了。
友人:「這陣子台股還不錯作說,
去年也賺了不少,你怎都沒有作台股呀?」
我笑著說:「美股的漲幅也很驚人呀,多頭都走了八九年了,
台股的交易成本偏高,我覺得反而比較難一些,
加上人為操控的狀況比較多,你能賺錢真的很厲害。」
友人:「那上個月美股不是暴跌千點嗎?
還一週兩次,你沒怎麼樣吧?」
「其實暴跌前的樂觀氣氛,確實有點瘋狂,
雖然長線看來還是偏多,不過當時持倉水位已經降很低了,
所以跌千點影響不大就是了。」
大家對於2月的跌勢還記得吧!
結果美股在2月份作出回檔修正後,隨後就進行反彈,
在上週五個交易日,又出現了明顯的反彈漲勢,
總計上漲797點,約3.25%。
週五公布的是重要數據之一的「非農就業」,
2月非農就業人口增加31.3萬,
突破了2016年7月以來的最高紀錄,預期增加20.5萬,
美國2月失業率4.1%,預期4%,前值4.1%。
週五大盤一路穩步向上,沒有太多的回檔,
以當日走勢來說,這是趨勢者的最愛,
一路獨走盤往往是多空力道最懸殊的顯現方式。
上圖為3/9週五道瓊五分鐘K線圖(可點圖放大)
上圖為歷史非農數據變化圖(可點圖放大)單位:千
哪個類股已從2月大跌的陰影走出?科技股
非農就業人數增幅刷新2016年7月以來新高,失業率連續五個月維持在17年低點水位。
在經歷去年連續9個月的經濟擴張後,
今年截至目前為止經濟增長有放緩的跡象。
而科技類股在2月的回檔修正中,拉回幅度不大,
並且已經又創下歷史新高,
這對看空者又是一個重大的挫敗。
上圖為科技股ETF(股票代號:QQQ)日線圖(可點圖放大)
而科技股五強FAAMG,
除了臉書(股票代號:FB)與大盤(SPY)差不多之外,
其他四家都優於大盤。
上圖為FAAMG與SPY近一個月來走勢比較圖(可點圖放大)
亞馬遜本益比目前約344,
我們並不會鼓勵投資人去追高,(也並不是指就能放空)
這類股票會是觀察盤面的重點股,
不過操作上讀者應該去選擇適合自己風險承受度的股票。
至於泡沫與否?
交易者預設太多立場只會讓自己越想越迷惑!
過去幾年來美股創了無數次新高,
不過並不是每一檔股票都如此瘋狂,
對投資股票的人來說,
你要的是「獲利」,而不是「看對」。
過去這兩篇文章或許可以閱讀參考一下:
科技類股會重演泡沫嗎?指數持續創新高,亞馬遜單日上漲13%、Google漲上千元~股價反應的是公司展望與獲利基石
股市中看的對不如做的對,當你買進500元的比特幣或500元的大立光,可是依舊沒大賺,你會懊悔嗎?
大家所關心的債券殖利率依舊在3%徘徊
在就業數據公佈後,Fed今年3月升息一碼到1.5%-1.75%區間的機率為88.8%,
目前看來三月升息的狀況是差不多底定了,
股市中喜歡強勢股的,
科技類股中緊盯NVIDIA(股票代號:NVDA),
這檔是與亞馬遜(股票代號:AMZN)
是並列科技股最大看盤指標。
從去年到今年的專欄文章與FB粉專都提醒過了。
什麼要避開?
是的,債券短時間可以先避開。
去年底至今,美債受到升息會加速的不利因素影響,
跌幅還在持續進行中,
如果未來你認為美債殖利率不會再上去了,
那你就可以放膽去佈局債券了。
上圖為10年期美債殖利率走勢圖(可點圖放大)
當然,這邊要強調的是,
如果是「超長期股債平衡布局者」,
依舊是照著自己步伐走就好,
因為資產配置的穩當,
這種短中線的變化基本上可以忽略,
你要賺取的是貼近市場的報酬。
主動投資者與被動投資者各有優缺點,
端看個人選擇,兩者都有人賺,也同樣都有人虧。
中國開通A股快速上市渠道,影響的會是?
上週另外有個大新聞,就是鴻海子公司富士康工業互聯網(FII)在36天內,
就完成中國A股申請並通過審核,
也揭開了集團子公司赴陸掛牌的序幕。
這個消息國內媒體大多解讀為中國對台股市場的統戰,
可能會引發一窩蜂的中國A股掛牌。
事實上像是CDR(中國存託憑證),
過去就像是台積電、聯電、友達等公司在美國發行ADR(美國存託憑證)一樣,
都是金融市場的正常現象。
之所以這次中國會用極快速的方式去處理,
是因為過去在中國上市A股費時很久,拖太慢了。
之前阿里巴巴(股票代號:BABA)、百度(股票代號:BIDU)、京東(股票代號:JD),
這些中國的大型公司,不約而同都選在美國掛牌,
除了美股市場是全球最大的資本市場,
另外就是只要把該準備的文件與資料弄好,
一切就是照著程序走,
原始股東也能迅速利用IPO在美股市場套現,
而全球投資人則是能夠用美元來投資這些中國公司。
過去這幾年來,中國資本市場也越來越大了,
也希望能把這些公司重新引回中國,
那最簡單的方式就是「把路鋪平,然後等企業表態」。
1.讓上市的流程簡單化(例如天數減短)
2.也用來判斷哪些公司願意配合政策
3.中國內地的投資人不需要透過資本外流就能買到這些大公司
所以未來會影響的除了在台灣這些低本益比的公司外,
(去中國的股票本益比可以拉高,募到更多資金)
讀者可以留意在美國的這些中概股,
或許會有另一波的行情可以期待。
謝謝你支持我們專欄!
美股就業數據依舊穩健,三月升息之路沒太多意外,科技類股依舊帶動大盤漲勢,如果追不下手無妨,只要多頭格局未變,還有其他題材股可以布局。
或許您對更多美股文章有興趣
美國之後換日本現在輪歐洲了--市場到底缺多少錢?
全球化讓年輕人跑光了,資金也是
22歲賺到歐元市場的暴利,是奇蹟?抑或是危機?
買下地球系列--美股ETF國際代碼整理(前進海外必備)
進入美股市場新手最需要知道的五件事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