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日一早去吃麥當勞的營養早餐,
營不營養我猜是還好...
不過豬肉滿福堡對我來說實在是百吃不厭。
甚至覺得麥當勞最棒的產品就是這項了...
其他的像是雞塊或是薯條都吸引不了我。
話說上禮拜的美股市場,
大盤指數週線收黑,終止了連續八週的上漲,
不過-117點,這樣的點數也不過就是跌了0.5%罷了。
其中週四的道瓊指數就是被麥當勞(股票代號:MCD)給帶下去的,
那天大盤最後收了長下引線,
麥當勞(股票代號:MCD)終場下跌了1.8%。
對於排名權重第六名的麥當勞來說,股性偏牛皮,
所以當盤中一度下跌超過2.3%的時候。
道瓊指數也下跌了超過200點之多....
整體來說,麥當勞近一年來股價遠遠打敗大盤。
我們可以看看比較圖!

是因為麥當勞(股票代號:MCD)業績呈現爆發式成長?
並不是....
成長已趨於穩定的產業常靠這招拉股價--股票回購
高度重視股東權益的美股市場中,「股票回購」會減少流通在外的股票數量,
讓現有的股東每人擁有的公司資產比以前更大。
因此如果成熟型企業,當他們認為公司利潤無法進一步擴張,
那透過股票回購來拉高每股獲利(EPS)也是回饋股東的作法之一。
EPS是評估股票價值的重要指標之一,
沒有人會說買進一家公司,
每年的EPS都虧慘了也不在乎,
除非是極短線的當沖客or短線的炒家。
要提升EPS,除了分子的擴張(也就是公司淨利增加),
讓分母變得更小也具有同樣效果(股票數量減少)。
當一家上市公司獲利面臨瓶頸,
透過股票回購來減少流通股本來提升EPS,
這是美股市場這幾年的一個重要手段,
也有利於形成股價多頭的表現。
(當然大環境也不能太差,覆巢之下無完卵)

上圖橘框為配發的股息,每年依舊穩定的增長。
麥當勞(股票代號:MCD)從1976年開始支付股息,
之後每年股息都增加。
另外麥當勞在過去十年也回購了不少股票。
藍框處為流通在外股數。
今年2017年,股息配發為每股3.83美元。
11/30為今年度最後一次的配息。
每股配息金額為1.01美元。

借錢、投資、回報、股價?錯
在2008金融海嘯之前的美國企業,大多採取這樣的思維,也就是跟銀行融資借錢,
拿來投資擴張,進而得到更多的回報,
反映在股價上面。
不過在2008金融危機後,
美國資本市場的結構和邏輯發生一些改變,
股票市場的一個重要核心上漲動能,
轉變為「借錢、現金、回購、股價」的循環。
其中包括蘋果(股票代號:AAPL)、
艾克森美孚(股票代號:XOM)、
輝瑞(股票代號:PFE)、
通用電氣(股票代號:GE)、
沃爾瑪(股票代號:WMT)等大型龍頭企業。

上圖為沃爾瑪(股票代號WMT)日線圖
這些企業具備什麼特質?
第一、手上現金很多
如果現金不多怎麼能去股票回購呢?
甚至還要配發更多的股息給股東?
第二、債務融資規模是否可持續
通常企業要借錢,
銀行也會看原本的負債比例,
還有就是還款的能力。
以麥當勞或者是沃爾瑪百貨來說,
他們的流動現金非常良好,
消費者去麥當勞買個超值全餐也無法賒帳。
不是嗎?
第三、整體貨幣的寬鬆程度
大家都知道Fed為了把金融海嘯的危機解除,
用印鈔戰術把美國經濟救回,
也可說為了救回世界經濟。
而貨幣寬鬆的情況下,利率降到趨近於0。
即便過去兩年一直有在喊說要升息,
也是說的比作的來得多。
未來除非快速升息,
否則股票回購依舊是大型企業會作的舉動。
最後來談談速食遊戲

1954年,雷·克羅克(Kroc)是一位平凡的奶昔攪拌機業務員,
到處找尋賺錢的機會,卻也一直碰壁。
最後發現一家名叫麥當勞的餐廳,
這家受歡迎的快餐廳,
製作出品質很高的食品,
還發明了一次性包裝,用餐氛圍也不錯。
這在當年是非常厲害的事情,
因為以前吃漢堡薯條通常要排隊很久,
而且服務很差。
餐廳的老闆是麥當勞兄弟。
Kroc注意到他們員工的素質很高。
麥當勞兄弟解釋為「高品質的食物和閃電般的服務速度」
這就是他們的標準。
Kroc請兄弟倆吃晚飯,了解麥當勞最初的起源故事。
第二天就提出特許經營的邀約,不過兄弟倆都回絕了,
說他們之前嘗試過,但碰到了不統一的標準,
最終不了了之。
在Kroc一再堅持,最終說服兄弟倆允許餐廳的特許經營,
但條件是他之前所有更改建議需經麥當勞兄弟書面形式的同意與確認。
想當然爾,理想與現實差距總是很大,
原本的麥當勞只是地區型的店,
看著一家人或一群朋友來吃漢堡薯條,
麥當勞兄弟也就開心滿足了,
結果Kroc非常有野心的想要打造成全美的連鎖餐廳,
不斷的改變作法,甚至不照傳統的製作流程。
這讓兩方互生嫌隙,最終打上官司。
其實這部電影很適合想要創業的人去看,
《速食遊戲》整體上情緒看似平淡,
不慍不火、高低起伏十分的普通,
不過光麥當勞已是當今全球食品業龍頭,
從小店走到今日這番規模,
此片整體上的劇情故事卻也十分讓人回味。
也許在吃麥當勞、投資麥當勞的同時,
看看這部麥當勞的崛起傳奇電影也不錯。
另外,因應臉書更改演算法,
畢德歐夫開放個人臉書帳號,供讀者朋友加入好友。
臉書搜尋:bidoffer@bituzi.com
中文名稱:畢德

這個帳號的發文跟幣圖誌發文差不多,
主要是因應粉絲專頁被阻擋。
一樣維持過去慣例:
不造神、沒有明牌、沒有個人報酬率、沒有直播。
僅提供美股資訊、部分生活分享。
不會狂洗板發文,我不是網紅。
即日起開放,直到好友上限滿了為止。
臉書好友有上限規範,沒加到的朋友,請別誤會。
加入後,會盡快確認你們的好友通知。
不雅文字或圖片,我會直接刪除。
混亂的網路世界裡,
依舊想保持一個乾淨的空間。
誠如幣圖誌一般,一路走來,始終如一。
喜歡畢德歐夫美股專欄嗎?
分享給更多有需要的朋友,
投資不分國界,持續學習看見全世界!
股票回購的企業往往會讓股價走向多頭,而台股的庫藏股效用為什麼不能類比?因為不誠實,說要買卻沒買或者只買一點點。這就是我們要投資成熟市場的原因。資訊盡可能公開且公平,這才是長期投資人的天堂。
或許您對更多美股文章有興趣
美國之後換日本現在輪歐洲了--市場到底缺多少錢?
全球化讓年輕人跑光了,資金也是
22歲賺到歐元市場的暴利,是奇蹟?抑或是危機?
買下地球系列--美股ETF國際代碼整理(前進海外必備)
進入美股市場新手最需要知道的五件事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