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信箱 service [at] bituzi.com
幣圖誌首頁 facebook粉絲團 google plus google plus


價差交易

描述簡單價差、三角價差及結構價差的交易概念。

多數衍生性金融商品的交易者從事方向性交易,尤其是ㄧ般大眾投資 / 投機者,利用指標研判趨勢決定買進或賣出,或再搭配各式濾網篩選合宜的交易時段。價差型態的交易在中型以上資金持有者或法人內普遍存在,它很大的一個好處是可避免系統性風險或大幅度價格跳空,不需要過度擔憂單一商品或市場內的黑天鵝。所謂價差交易就是利用商品間高度的相關性做風險對沖組合,並且依循相互收斂或發散特性配置部位。其中收斂是較初階且簡易的價差交易方式,發散則需要用搭配較多的市場統計數值才能運行,同時執行發散與收斂可以大幅增加資金使用效益。價差商品的相關性可能來自於對沖商品之間,也可能是對沖部位共同對另外一項數值或商品高度相關:例如美元。

「 簡單價差 」

簡單價差的獲利來自兩個相關商品間的收斂與發散特質,在台灣最常見的組合方式是摩台價差 ( 摩台指、台指期 ),這種組合幾乎存在於所有期自營交易室內。簡單價差的初始概念來自於正逆價差現象與市場效率,當期貨對現貨價差為正的時候放空期貨部位、買進與指數權重對等的股票現貨進行套利,反之亦然。但由於需要用來組成與加權指數一樣的股票組合需要大量資金,並且市場的放空自由度較低,因此在實務上並不容易執行。對同一市場都具有高相關性的兩個指數商品相互乖離程度有限,一旦區間擴大就會產生明顯的套利空間,因此價格的收歛與發散在某種程度上是可預期的。也正因為如此,價差交易的勝率非常高,一般可高於逆勢策略。但近年隨著使用摩台價差策略的交易者日益增加,且電子化交易系統的效率促進使可獲利區間遭到壓縮,過去數年內的獲利空間不斷在縮減。

「 三角價差 」

三角價差來自於三方商品的組合,使用較複雜架構的原因來自於簡單價差過於普遍,當參與者眾的時候,價差空間會日趨縮小。因此若將價差的組合商品數增加至 3 項,獲利空間將明顯大於簡單價差。美元計價黃金期貨、日圓計價黃金期貨、日幣期貨 ( 上述三項商品皆可由台灣期貨商複委託交易 ) 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 結構價差 」

結構價差的應用在於套入更多商品將上述兩類價差內交易組合的商品相關性再提高,若商品之間的相關性越趨近於正負 1,交易型態也越趨近於無風險套利。以上述的兩種不同貨幣計價的黃金期貨搭配日圓為例,將日圓部分改為以美元指數及其他五個非日圓的組成貨幣對沖,可以大幅提高整體組合的相關性。

綜合上述,對於多數交易者而言或許三角價差會是一個 premium 的選擇。敝團隊在每一次擬定或修改系統的時候,「是否貼近多數交易者的思維」是一個重要考量。一個使用者不斷增加的交易概念很快就會被市場買賣單的效率造成失效。因此對於一般交易者的資金規模與系統複雜度來說,璞格建議不妨嘗試三角價差策略,也正因為價差策略追求的不是爆發型獲利,相對所承擔的風險也極低,能夠透過交易提供類似現金流的穩定收益概念。

單純的買進或賣出並不是交易的唯一解,單向性的交易同時存有較高風險與獲利機會。若交易者能搭配使用價差組合,或許可以考慮這個低風險交易模式運行閒置資金,例如 ( 總保證金 – 方向性交易部位保證金 ) * N,N 為一個 ≦ 1 的係數,創造可提供類現金流的部位組合。



《 本文由 PROG 璞格交易團隊 提供 》

0 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