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信箱 service [at] bituzi.com
幣圖誌首頁 facebook粉絲團 google plus google plus


策略漫談



台股加權指數與期貨共同衝上 10,000 大型整數關卡,若考量以往兩次破萬點的高度本益比以及除權息扣除,本次的萬點已無疑是歷史新高。台灣市場經過長時間低迷的交易量及波動後重新浮現活力,導致量化交易者當中不免出現了許多浮動的心思在於擬定新策略。這當中許多原因來自於錯失波段漲勢的惋惜,甚至前一段時間對市場做最佳化而得的交易模式或參數造成本次漲勢未但獲利反而虧損,例如通道逆勢系統。璞格今日簡易漫談我們在這次市場轉變中所觀察到的現象。


交易系統不用那麼精確

一個好的策略未必在於精確,而是立基在單一市場、或多市場多商品普遍存在的本質,例如日前曾提過的 0.45 每日價格移動比例。一個依循歷史資料量身打造而過度適應市場的產品很容易蒙受打擊,縱使是多策略對於單市場亦然。所有謂之精準策略也都是建構在既有的 market sample 上,並且需要期盼市場給予足夠的空間以及與過去高度相似的樣本完成獲利,但他們並不足以應付任何 out of sample 的情況。許多看起來特性相左的多策略應用在單一市場上也是建立在 「 同一套 」 歷史資料中,他們所具有的表面特性看似相異,卻需要在同一個樣本中才具有獲利能力,因此回套在歷史資料中可達到很好的 「 互補 」 作用,無論在實際交易中使用子母帳同時持有反向部位的作法,或是單一帳號內用多策略共同投票而得的單一淨部位下單方式都看似合理。然而既然因為每一個單一策略都是為了抓取歷史資料中已經存在的走勢,可以想到一個簡單的道理:當 out of sample 的特例產生時,所有策略將共同受傷。

價差組合

快速的市場變化同樣也會讓期貨價差策略出現問題,以摩台、台指價差為例。價差是一個普遍被使用的交易模式,存在於幾乎台灣所有法人自營部內,也廣受一般交易者喜好,因為它可以在帳面上對邊沖銷系統性風險,能忽視方向性的黑天鵝,單純在高度相關的商品價格間尋找發散或收斂特徵。價差的組合方式問題除了浮現在市場劇變時,在多數人應用者的手法上本身也存在的一個不合理的潛在風險:delta 對沖,尋求合約價值的對等。

合約價值與保證金一向都是不應存在策略計算中的數值,delta 值也不是一個可以用於評估曝險程度的數字,僅是一個概略的概念,白話來說就是懶人法。合約槓桿是由交易所訂定的規則,有的期貨交易合約槓桿較小、有的較大,但槓桿大小與市場風險並沒有絕對關係,因為市場風險隨時在變動,合約槓桿卻永遠是一個定值。例如新加坡交易所的富時中國A50指數即為一個合約槓桿小的商品,但市場風險長時間偏高。保證金大小亦然,除了用以評估多次虧損後是否仍具有足夠的入場資本之外 ( 一個具有風險承擔能力的交易模式也不會有這類考量 ),這個數值亦是障眼法,同樣來自於交易所規則,且交易所對於保證金調整的公告時間間隔與市場瞬息萬變的風險變化的步調無關。

回頭談起在此次台灣市場突破歷史關鍵水位的時候,多數價差組合表現不盡理想。Out of sample 的情況不容易對價差組合策略造成重大傷害,但市場價格的快速走揚而因期貨商品高槓桿所帶入的損益遠大於合約價值的對等變化,而使雙邊口數配置不對稱性擴張,反而使價差成為具有方向項的交易模式。


每一個市場總有高低起伏的波動,以及平淡的盤整期間,為了適應近期慣性所產生的交易系統間往往隱含了類似的特徵,至少他們共同期待的是同一種走勢,看似互補的概念實際上卻相關。交易者在每次市場發生大型變動時就思考調整策略或參數並不是一個好的解決方式,許多概念應該由根本開始釐清。



《 本文由 PROG 璞格交易團隊 提供 》

0 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