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通則中的許多機制牽涉到參數,凡舉多空指標的週期、停損停利的百分比、突破的判別方式等,都不是一個獨立存在的因子。同樣的移動停利參數或許可以帶給 A 交易者獲利能力,卻又導致 B 交易者虧損,因為每個人的策略架構和心理素質都不盡相同。縱使是程式交易者,系統的框架也是按照其思維所設計,程式特徵仍然是由它的創造者所賦予。
以年線、半年線的使用為例,是否值得思考為何坊間廣為使用這兩條均線判斷多空?若以 250 日均線作為年線使用 ( 一年約 250 交易日 ),又何以不採用 230 或 270 日均線?每一個不同週期的均線或是不同週期的相同指標 ( MACD、KD 等 ) ,都代表了不同時間長度的市場平均成本等可量化數值,進而構成了所謂的支撐或壓力。這些支撐或壓力所適合的「交易部位持有長短」也截然不同。年線對於持有時間短的交易行為較無法提供良好的參考價值,短週期的均線對長期持有部位的交易人也同樣難以給予適當的指示。相比之下,使用年線進出的人更有機會掌握到大型波段獲利,前提是交易者必須「完全依照策略執行」而不中途離場。而既然使用了較為鈍化的長週期指標作為交易依據,在反向趨勢產生時勢必需要承擔較大的虧損或獲利回吐。因此,週期不只是週期,它與投資者的交易型態有密不可分的關係。
同理,許多人慣用的停利、停損百分比也不存在一個最佳的通則性數值,若不深入探究策略的本質,我們很難斷定停損百分比是 2% 還是 5% 更好,或某些多空兼顧的策略甚至不該採用定值停損。如果有一位交易者在管理他計劃長期投資美元貨幣的部位,與平常操作股市當沖採用的停損值一樣,那麼就違背了合理的基本邏輯。書籍中反覆強調交易的「紀律」,大眾投資人習慣把這些可量化的百分比奉為圭臬,因為書中人物已是經過市場淬鍊並證實的成功者。然而這些百分比僅是他們交易行為中的一個小環節,所有環節配套在一起才稱作完整的系統。例如海龜以固定 2% 的停損值在期貨交易者間廣為流傳並被使用,但確實著手估算自身策略所應承擔合理虧損程度的人則相當少數。不少交易者盡其所能地放大策略獲利能力,卻套用海龜法則的係數當作停損值。原因無他,因為海龜交易員們都賺了錢。以這個案例來說,海龜交易員的帳戶價值 2% 並不是一個很小的數字,這個份額所能承受的風險遠大於一般交易者帳戶價值的 2%;並由於海龜交易員手中持有的商品數眾多 ( 多商品、多市場 ),能有效減少損益曲線的標準差區間大小。這也是為何一般交易人常在無謂的小擺盪中被洗出場:「因為套用了不合比例的獲利與風險關係」。一句老話值得省思:「你追求多少獲利,就需要承受多少風險。」若在積極尋找獲利的同時卻將停損區間縮得極小,在心理上或許滿足了策略設計者的安全感,實際交易後卻總是在停損中度過。
股神華倫‧巴菲特 ( Warren Buffett ) 所擁有的波克夏•海瑟威公司 ( Berkshire Hathaway ) 以 17 億美金 ( 510 億台幣 ) 投資的英國大型量販商場「特易購 ( Tesco )」。由於銷售量萎縮,以及削價與其他市場對手競爭導致營收降低的後果,其股價今年已累計下跌 43%,波克夏公司持股損失高達 7.3 億美金,約為 220 億新台幣。然而巴菲特並沒有因為連續三個季度的財報及股價問題而採取出脫持股的反應,可見在奉行「買進並持有」的價值型投資原則下,巴菲特並不在公司內部或市場有本質性的轉變前便以固定的百分比利停損。
每一個人都有適合他獨有的策略組合。
許多投資人拼湊不同來源的成功案例作為交易組合,卻忘了買賣時機、部位大小、停利停損值等應該是一個整體考量的組合,而非個別存在的獨立因子。在綜合考量並且依循單一邏輯發展而成的交易策略,才能在面對獲利與虧損時採取最適合自己的應變措施。
《 本文由 PROG 璞格交易團隊提供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