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個卓越的策略中,包含了應有的虧損成分 》
內文引用的量化公式說明:
許多成功的交易者在訪談或回憶錄中強調紀律的重要性,機械化的交易模式便是採用一連串紀律行為的表現。不論主動或程式交易者,擁有一套面對獲利、虧損的判別與處置機制,是多數投資人共同追求的。
當盤勢隨著大型趨勢飛揚時,任何一種指標都能輕易地協助交易人判斷多空,不同策略的差別只在於獲利多寡而已。例如 2013 年日本股市出現了歷史性大漲,日經指數全年上漲約 57 %,創下過去 40 年來最大升幅,至今仍維持在自 2008 年金融海嘯以來的高點。在這種時空背景之下,即便以矇眼射飛鏢的方式買進並持續持有股票,多數投資者也能穩坐獲利,所以在這段期間內賺錢並不能印證交易策略邏輯的正確性。
投資人易於把賺到錢的策略直接當作賺錢的原因,反之將一切虧損視為錯誤,但這是正確的嗎?每一種指標或系統 ( 指標 & 風險 & 部位等綜合包裝 ) 都在追求配套後的正期望值,而非勝率。近年來避險基金管理者除了「獲利因子 ( profit factor ) 」這個一向被視為關鍵的評比數值外,更格外重視「風險報酬率 ( rate of risk return on investment )」。一支獲利率高的基金並不代表它具有較好的策略,因為把部位加倍就能輕易把獲利也加倍,但虧損同時倍增,因此風險報酬率是檢視基金表現最透徹的方法。大部分風險報酬率較低的基金交易勝率低於百分之五十,但獲利因子可觀,亦即資產是不斷經由較多的小型虧損與少部分大型獲利共同堆疊而成。由此可見,一套完善的交易策略本身就具有承受賠錢的能力,交易人並不應該嘗試閃躲每一次失敗。
去年 ( 2013 ) 下半年美國道瓊工業指數與 S&P500 指數的向上趨勢都以大型振幅上下擺盪前進,此時套用任何一種傳統技術指標都能輕鬆獲利,一則是因為波段區間大,二來上下雙向趨勢的雜訊率都很低。然而若一位交易者在這段時間中依據市場表現制定出以傳統參數 ( 12 / 26 / 9 ) 的 MACD 作為交易依據的指標,並在累積半年獲利後增加買賣數量,同樣的交易模式在今年不僅讓他獲利回吐,資金更可能虧損至低於去年中以前的水位。
然而,我們到底該從哪些方向思考交易策略的正確性?虧損不一定錯,獲利也可能發生於偶然,下面是一般投資者面對這類問題常有兩項錯誤:
- 一旦賠錢,便認為策略失效而將它捨棄,甚至在策略虧損遠小於可接受損失之前便採取行動,接著又建立一個自己不甚了解的新策略,導致陷入不斷捨棄策略、創造的循環。
- 因為虧損而不斷調整指標參數,希望同一種指標在不同的時期都能帶入獲利。第一種可能是使指標過度適應歷史資料 ( overfitting ):另一種則是在發現盤整時將指標參數鈍化,一旦趨勢出現後才察覺布局已晚,並再將參數敏感性提升,使用小週期計算後又在接著而來的盤整期間受創,反覆在懊悔間徘徊。
《 本文由 PROG 璞格交易團隊提供 》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