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不怕會 1000 種招式的敵人,我只怕把一種招式練 1000 次的對手。》~ 李小龍
璞格交易團隊希望透過以下的比喻提供一個輕鬆思考方式,究竟「單一商品多策略」與「多商品」本質上到底有什麼不同?
許多人有在 RPG 或線上遊戲中打怪的經驗。商品的不同走勢就像同一個星球上面住的不同怪物,有金色怪 ( 多頭大波段 )、橘色怪 ( 空頭急波段 )、黃色怪 ( 短波段 )、綠色怪 ( 區間盤 )、紅色怪 ( 跳空盤 )、青色怪 ( 無序盤整 )。每年各種怪物的數量不盡相同,有時候金色怪物較多,隔年卻一隻都沒有,未來會發生什麼情況交易者根本無從得知。
< 單一商品多策略 >
此類交易方式的概念是把手上各樣策略 ( 武器 ) 準備齊全 ( 當沖 / 波段 / 避險 )。因為你不知道接下來會遇到哪種怪,所以只好每一種都準備,並且準備很多種。邏輯上是合理的,因應不同盤勢準備相對應的策略,設計者因而輕易地在過往資料中展現出漂亮的回測績效,並解釋各個策略間的是如何完美地結合以應付多變的歷史。然而弔詭的是,某種策略可能是為了特別的一種盤勢而存在,但使用者卻因為觀察到近期沒有出現那種特殊的市場走勢,導致該部分策略績效滑落,便決定把它替換或降低權重,使得原本多策略互補的「美意」、「原意」憑空消失。~ 最大的風險常在於策略管理者 ~
有的人會在策略群之上再嵌入一套管理系統,系統根據策略的表現動態控制個別策略的權重,此類問題同樣值得留意。另一個常見的問題是交易者不斷推出或蒐集各種不同的新策略以求「完整」 … 因而過度適應歷史資料 ( overfitting ) 以致交易複雜化而誤入歧途。
< 單一策略多商品 >
又可區分為「簡單策略」及「高效率策略」。簡單策略如一般的簡易順勢概念,具有良好的普適性可惜缺乏效率。然而,若交易者既然已經跨足到多商品的世界,何不選擇更有效率的方式?交易者可使用特殊的高效率策略運用在該策略的專長項目,僅選擇在關鍵時刻出手,例如波段常用的長紅長陰吞噬策略。這種「怪物」發生機率不高,或許一年只有幾次,但若一出現,可稱簡單、好打、勝率高、報酬率高、風險低,集所有交易優勢於一身。
在單一商品的交易行為中,交易者難以在同一時間內套用多種高效率的策略,但在多商品系統運行上則有著全然不同的面貌。儘管某種高效率策略的對應盤勢出現次數少,但交易者卻能同時監控數十種商品,當單一商品一年平均僅出現 2 種適合這類高效率策略的走勢時,每年就有數十種x 2次獲利機會。
~ 找尋適合交易的市場比研發有效的嶄新策略更加容易 ~
交易者難以每天都推陳出新的量產出一支有效的新策略,卻不難搜尋到某種當下走勢適合其既有交易策略的商品 ( 光是股票市場就有上千檔標的可選擇 )。如此一來資金利用率高且更加靈活,每個部位保證金在市場上的曝險時間短,可以隨時把錢移動到高效率盤勢出現的商品。更關鍵的是交易簡單化,將簡單的事情重複執行,實為「一招鮮,吃遍天」的道理。
< 多策略多商品 > ~ 單一策略多商品的延伸
交易策略亦可依據商品類別做特殊規劃 ( 不同產業類股、指數型期貨、貨幣、農產品、金屬等 ),例如股票以突破、指數類期貨以順勢策略、貨幣類商品以逆勢策略為主。更令許多人好奇的是:( 商品 + 策略 ) 組合即為權益曲線的圖表型態,但究竟單一商品多策略與單一策略 ( 或多策略 ) 多商品所構成的圖表組合,到底有什麼本質上的差異?
敝團隊於實務上所歸納出兩者間最大的差異:風險與資金效率。
在同一個市場中交易,盡管使用的策略多樣化,一旦有黑天鵝或樣本外的新事件 ( out of sample ) 出現,所有策略則需共同面對。運氣好時部位狀態或許多空各半;倘若運氣不好,全數策略重壓在同一條船上將使資金嚴重受損。尤其是台股這個有長達3/4天不連續開盤時間的市場,已經發生過多次無法預期的災難性跳空。
「對付不同的盤勢準備不同的策略」只是一種理論上的理想組合。這些看似不同的策略都是根據單一樣本空間 ( sample space ) 在過去若干年資料所量身打造設計而成 ( 看答案寫考卷 ),一旦sample發生變異,多策略可能要共同承受這「料想不到」的特殊盤勢 ( out of sample )。以2013年為例,台灣加權指數波動率創下歷史新低,儘管原先設計了15隻策略欲對付各種情勢,卻因為歷史資料中並未發生過如此低的波動率,第16隻「用以對付超低波動率的特殊策略」已經在研發策略時,從最佳化的過程中被剔除掉了。out of sample的盤勢是無法預先被設計出來因應的。
多策略與多商品另一個本質的差異是資金效率。單一商品多策略的交易模式因為各策略型態不同,策略彼此間又具有互補特性,資金就難以同時具有效率。且必須根據組合後可能的最大口數準備相應的預備保證金,而這些保證金在多數時間口數較低時處於閒置狀態,資金利用效率極差。
但如果是多商品的交易模式,以上述的高效率特殊策略為例,一來有可能同時有多個圖表處於高效率表現的市場型態;二來資金滾動率極佳,每個商品佔用資金時間短,一旦資金釋出即可轉入讓另一項商品使用,每個銅板可以提供多個商品的交易機會。多數投資者以為執行多商品系統需要極大量的資金作為後盾才能進行組合,其實不然,只要運用高效率低風險型的策略即可妥善運作。
最後,< 投資組合理論 > 多半是探討獨立樣本空間的資產配置問題,是否仍適用於單一商品內 ( 單一樣本內 ) 的多策略,仍有待商榷。
多商品往往給人們複雜的概念而使交易者望而怯之,其實這種交易型態不僅更簡易,而且在獲利及風險兩個面向都能提供比單一商品更好的解決方案。
《 本文由 PROG 璞格交易團隊提供 》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