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處所要介紹的仍然是璞格一直著眼的 『 Strategy over Strategy 』 概念。後者這個 Strategy 就是一般所稱的指標,它的功用主要用來判斷多空;前者則是管理指標的工具,常見的稱法或出現方式有 Position Sizing、濾網、權益曲線管理、風險平衡等。我們姑且先將後者指標稱 A、前者則為 B,B 是用以管理 A 的工具。很多交易者花費所有的心力投注於在技術分析層面取得一個完美的 A,隨後在 B 的各個面向則無意採用了直覺的方式執行。人為直覺的環節等同參入了許多不被注意到的參數,使得精心設計的 A 毫無用武之地。其中一個鮮少被量化的便是如何判定指標失效,如何從量化的角度評估策略是否具備獲利能力,而非僅用直覺觀察損益將策略反覆上架、下架、修正。下列分享幾種可以一致性評斷策略是否失效,或是在多策略組合中如何評級不同策略以分配資金的方式。
1. 權益曲線標準差:權益曲線的標準差除了可以用於評比策略一般性風險外,也可用於策略效率。在一個大樣本的週期下 ( 回測或實際交易區間具有足夠的交易次數 ),較佳的策略能在各個中期以上時間區段 ( 例如:年 ) 出現類似的特徵,如勝率、獲利因子等。也因此在部位跟隨風險及商品價格等做變化處理後,權益曲線應該呈現某個「不至於變化太大」的角度向右上方發展。交易者可以將權益曲線的標準差作為評定策略是否持續有效的依據。畢竟獲利是方向性交易唯一的目的 ( 此處不計現貨避險 ),例如以權益曲線的均值扣除 1 個標準差後,理論上僅應有約 16% 的日權益在此線之下。若短期權益數在此線下比例明顯提高,則為指標獲利能力遭壓縮或失效的特徵。
2. 指標未必是最重要的關鍵,但它需要有一定的辨別度。同樣在多策略中,我們可以將近期指標最佳化後,除以長期指標最佳化之相同參數數值。此數值的絕對值較近於 1 者,視為策略維持有效。在一個多策略的組合中,可以用這樣的數值啟閉不同策略在商品中的運行與否,或是將資金以比例方式分配給各策略,以對於當前適合的策略增加權重。例如三個策略的數值計算分別為 1.1、1.2、1.3,則前者所得評級較佳,簡易的資金分配原則可以依 ( 0.1 + 0.2 + 0.3 ) / 0.1、( 0.1 + 0.2 + 0.3 ) / 0.2、( 0.1 + 0.2 + 0.3 ) / 0.3 = 6 : 3 : 2 比例配置。
3. 套利模型的失效則最容易辨別。一般來說套利交易具有極高的勝率。以方向性波段策略而言,50% 的勝率即可稱高勝率,然而對於套利模型來說,60% 甚至以上的勝率並不是很難達到的目標,唯資金使用效率較差,因風險也偏低。然而雙邊或多邊商品套利模型的「失效」,會是明顯而呈漸進性的,並不容易瞬間無效。套利模型是否失效可以簡易的從權益曲線斜率變化觀察,一旦中期以上呈現水平或角度降低,則無需留戀,可以轉換商品組合或再增加成為多邊商品套利系統。組合內每成功增加一個商品便可擴張有效空間。
《 本文由 PROG 璞格交易團隊 提供 》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