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信箱 service [at] bituzi.com
幣圖誌首頁 facebook粉絲團 google plus google plus


進擊的巨人?歡迎來到Microkia!


上週中午休息時間,
畢德歐夫團隊成員Anson接到在美國華爾街工作朋友Adam的圖片訊息,
標題名稱是「New Microkia!」,
有些陌生卻又眼熟的名字,
這是?Microsoft還是NOKIA?
oh 我的天呀!
當下直覺想到是「真的合併了嗎!?」



果然如預期般,各大財經媒體立馬更換頭條:
微軟宣布以54.4億歐元(新台幣2100億元)收購諾基亞,
其中37.9億歐元是收購Lumia、Asha系列手機和服務事業部門,
另外16.5億歐元用來買下專利內容,
預計2014年第一季完成,
諾基亞執行長艾洛普與高階主管主管歸屬微軟旗下。

微軟和諾基亞都是過去在各自領域的巨人,
不過也在這幾年快速變動的科技領域受到不少挑戰。


圖表會說話

從之前雙方的合作已經嗅出這次併購案的味道,
我們整理出今年第二季(截至八月)的幾項資料,
來看看這兩個巨人最後為何決定手牽手一起迎向挑戰。
作業系統:Android獨強,微軟苦苦追趕
對照今年與去年的數據,Android繼續上揚,
微軟雖暫居第三名,不過不小的差距短期間難以趕上。


總體手機市佔率:諾基亞光芒不再
過了一年諾基亞的市佔率掉了不少,雖然還排名第二,
但別忘記幾年前諾基亞坐擁過半的手機市場,
等於現在的諾基亞是靠以前打下的江山撐日子。


智慧型手機市佔率:諾基亞幾乎缺席
沒錯,眼尖的讀者朋友一定發現找不到諾基亞的部分,
不是忘記列上去,而是比重太小自動被歸類到「其他」類裏頭。
和上一張圓餅圖對照,
也可歸納出諾基亞的市佔率還是源自於過去「功能型手機」的挹注。

併購最重要的是綜效,
兩個公司整合後的績效將超過原先個別表現,
也就是白話文的1+1>2,微軟需要擴大作業系統的市占率,
諾基亞想奪回過去手機霸主的地位,
透過最快速的方式—併購,希望扭轉劣勢。

註:以上數據參考顧能公司

併購的弦外之音

我們從微軟公開新聞稿中看到另一個重點:
節稅。因為微軟仍有大筆現金在海外,
如果由海外匯回美國必須繳交35%的稅金,
如同報告19頁寫到這次併購金額完全透過海外現金支付,
等於省下一大筆費用。

微軟花的這些錢買下諾基亞的硬體設備、軟體授權和研發人才,
為自行開發硬體鋪上一條路,如同Google或是蘋果走向的「軟硬一體」,
避免發生之前「Surface」平板電腦出現軟硬體不協調的問題。

科技產業殺戮戰場

微軟併購諾基亞這件事情不僅對產業界帶來重大影響,在投資市場也興起諸多波瀾,
有人說微軟出價太高,剛好讓諾基亞全身而退;
前幾個禮拜現任執行長鮑默爾才說要準備退休,
被併入的諾基亞執行長艾洛普馬上就傳出是接棒的人選。
一場併購案有很多解讀,劇情張力不輸給現在當紅的戲劇蘭陵王。


買賣方的價格變化

回歸到交易層面,市場用股價來反應這次合併:


紅框框是上週這兩檔公司走勢,併購方微軟下跌6.73%,
被併購公司諾基亞上漲37.69%,
當買方提出比市場預期高的價格,
會產生「溢價收購」的現象

造成一方股價偏弱,一方上漲。
下圖為盤中NOK的跳空大漲圖:


近年在科技業出現許多併購案件,
除了這次和大家討論的主題外,
去年Google買下摩托羅拉,
上週美國電信商Verizon(NYSE:VZ)宣佈1300億美元收購英國Vodafone(LON:VOD)股份,
這也是史上第三大交易案。

除了國外,台灣自有品牌宏碁也傳出要和大陸聯想集團配對,
我們預估這幾年科技產業的新舊交替會更加快速。

因此各位讀者朋友可以關注再來有哪些是潛在買家和求賣的企業,
「併購議題」將會為這些公司股價創造許多話題性與想像空間。

在產業或是投資市場有著一樣的道理,一種趨勢一經形成,
便會持續一個相當長的時期,畢德歐夫團隊持續為大家發掘產業的趨勢。

掌握美股大小事,敬請鎖定幣圖誌!
看完文章別忘記分享給更多朋友,謝謝你們。
無論你習慣用windows介面,還是緬懷著Nokia 3310,過去稱霸的Wintel必勝方程式(微軟+英特爾+PC代工廠)這幾年因為趨勢改變正腹背受敵,不會消失而是凋零。
今年中畢德歐夫團隊已經搶先為讀者介紹特斯拉電動車3D列印公司等企業,因為我們堅持「跟上產業主流趨勢,就能靈活投資」,定時為大家整理第一手的美國企業消息。

或許您對更多美股文章有興趣
後QE年代新興市場的東南亞會是流星還是恆星?
比酷斯拉還猛的電動車---特斯拉Tesla
3D列印來了,你也可以是鋼鐵人
美股投資不可不知的25檔權值股
2013年最違背地心引力的市場,日本股市(一)
光大證券交易出包陸股2分鐘暴漲5%,禍首又是高頻交易?
檸檬汁需要黃金比例,投資組合也需要黃金比例?

0 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