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信箱 service [at] bituzi.com
幣圖誌首頁 facebook粉絲團 google plus google plus


【經濟學人料理】倫敦銀行同業拆息利率(LIBOR)的醜聞

一群臭流氓(Banksters [注1])
為何英國的操縱利率的醜聞越演越烈?! 又該如何解決?


「我們與其他的局外人一樣,對於金融市場的蕭條無法有更深入的理解,我們做了許多愚蠢的事(可是在過去的5年中,誰不是這樣呢?),但是,我們做得蠢事,是來自於人們錯誤的決定,而不是(金融)原則本身有問題。」這句話來出自於J.P.摩根在1933年經濟大蕭條中期,所作的反省。從今日的銀行家們身上,我們找不到這樣令人感到安慰的自省。設置倫敦銀行同業拆息利率(LIBOR)的本意,不僅是為了提供一個利率的標準,也能消彌(歐洲不同國家)銀行間不誠實的態度;LIBOR的平台提供了法制的訴訟程序和權力空間,而現在全世界充斥著金融訴訟。目前,已經到了全球金融體系進入「司法訴訟(tobacco moment [注2])」的時刻了。

[注1]英文字典上沒有“Bankster”這個字,譯者認為是作者在玩文字遊戲,取自黑幫份子“Gangster”。用意是為了嘲弄這群銀行家暗地勾結,跟臭流氓沒有兩樣。

[注2]作者在這裡使用譬喻法,用美國兩大菸草公司(也是全球前兩大):環球菸業(Universal Corporate)與聯一菸業(Alliance One International)兩強的競爭,來描寫全球金融市場無所不用奇擊的方式,來打垮對方。這兩大菸草公司在去年爆發了賄絡世界各地的官員,為的是拓展全世界的菸草市場。環球菸業向美國司法部坦承賄絡的惡行,保證3年內遵守美國司法部的協議,司法部最後以不起訴為收場。


金融業相互對決的危險性是顯而易見的。最近流行集體訴訟與惹毛對方,但是這些行為對於新的金融秩序來說,並不是個好的開始。然而,銀行家們彼此鬥爭的風險(儘管目的是為了達到市場清潔),會讓銀行產業的信用受到衝擊,以及失去企業和顧客信任,這將使得銀行業無法興盛。

《一分鐘譯者摘要》
LIBOR,就是「倫敦同業拆息利率」的縮寫。LIBOR的決定,不是由公部門的監管單位來決定,而是由英國銀行家協會(British Bankers’ Association,BBA)決定的。BBA的成員遍佈歐洲、亞洲和北美60個國家,共約200個會員,許多世界級的大銀行都是BBA的會員。

不要被「倫敦」兩個字迷惑,LIBOR是世界性的銀行同業間的借貸指標,僅僅是發原地從倫敦的銀行同業開始而已。

LIBOR是如何產生的?每個銀行會員必須把每日的借款與放款的利率資料(依市場供需決定),提供給BBA,經由BBA進行「估算」,並於每天早上11點之後將隔夜、一周、一個月、兩個月…等的借貸利率透過路透社公佈出來,這就是LIBOR。

本文揭發世界型的大銀行,如花旗、摩根大通、匯豐銀行…等,都曾經公佈假資料,提交符合自身利益、偽造的借貸利率給予BBA。沒想到其他的BBA成員也參一腳、形成共犯結構,透過控制LIBOR來謀取利益。LIBOR是很多金融商品的定價依據,無論是從基本的房貸還是複雜的選擇權(估計約有800兆美金的金融商品),都是依賴LIBOR進行定價。

在金融市場裡面,最無知的就是小老百姓。即便是在頂尖的大銀行工作,絕大多數的員工也不清楚金融商品定價的標準到底可不可靠,整個市場的運作其實就像是一個「黑盒子」,只有少數的核心人士,才會知道盒子裡面賣什麼藥。升斗小民想要在金融市場獲利,就像是跟賭場的莊家「對賭」一樣,大多賠錢收場,因為資訊極不對稱,我們知道的訊息真的太少了。

目前看來,這件醜聞緊燃燒到一個國家和一間銀行。巴克萊銀行(Barclays)已經被美國和英國的監管單位罰款4.5億美金,因為意圖操控LIBOR。巴克萊銀行原本想要度過難關,最後卻以慘敗收場。巴克萊的執行長包柏‧戴門(Bob Diamond)本周辭掉了該職位。這座提供銀行同業拆息、評估借貸成本的城市,倫敦的名聲也因此受到了沉重的打擊。

這個醜聞燃燒到了英國,還未有停止的跡象。巴克萊是第一間被攤在陽光下的銀行,因為它主動與堅管單位合作,但是巴克萊不是唯一一個涉入操控LIBOR的銀行。對於操縱LIBOR匯率和其他利率的案件,美國、加拿大和歐盟正展開調查。在調查的內容也提到,有許多大型金融機構的名字也包含在其中:花旗集團、JP摩根大通、瑞銀、德意志銀行和匯豐銀行。涉入的行員,從紐約到東京都有。

銀行與銀行


巴克萊銀行調查案被批露出來的證據中,顯示出兩種型態的錯誤行為。第一,是透過操控LIBOR來幫助外匯交易者獲利。巴克萊的交易員用自家的貨幣報價,竄改正確的拆息利率,將偽造的資料傳給LIBOR與EURIBOR 的委員會[注3]。他們過去也曾勾結、串通其他同業的銀行代表,「請求」或是「接受」同業間各自的利率提案。根據加拿大調查的相關文件,也顯示出有類似廣大的勾結內容。LIBOR醜聞的部分案情,看起來不像小混混的辦家家酒,而是一場盛大的企業聯合勾結案。

[注3]EURIBOR與LIBOR類似,只是EURIBOR是通行在歐元區並以歐元計價的同業拆息利率,利率評估的中心在布魯塞爾。

最後可能導致銀行損失慘重。LIBOR是被用來估量市值800兆美金的金融工具,影響層面涵蓋到每一項事物:無論是簡單的房貸利率,還是延伸性金融商品的利率。如果過去意圖操控LIBOR並得到成功的話(監管單位認為巴克萊銀行過去確實「偶而」操縱過),這將會是歷史上最重大的證券詐欺案,影響到了全世界的投資人和借貸者。這無疑開起了金融訴訟的大門,涉入案件的銀行顧客們,不論是受到LIBOR直接波擊的投資人,還是間接受到LIBOR利率影響的任何人,都可能控訴的銀行。訴訟案件已經準備開始了。

第二種不正常操縱LIBOR的型態,也將會導致訴訟門大開。這項操作始於2007年,是為了挽救信貸緊縮的市場而執行的,以倫理學的觀念來說比較複雜,因為是為了「公眾的利益(public good [注4])」才會進行違法操控LIBOR。在金融危機期間,高LIBOR被廣泛地認為是金融市場疲軟的警示燈。巴克萊則是「調降」提交的利率資料,因此可以幫助銀行同業降低拆息利率(目的是想要增加資金流動);最近有證據顯示,可以解讀成英格蘭銀行(英國的央行)默許這樣的行為。即使英格蘭銀行否認這樣的說法,但是當時的情形,英國政府迫切想要支持市場對銀行的信心與保持信貸的流動性。「調降利率」是受到各自國家監管單位的默許,這樣的懷疑是合理的,至少有一些銀行是真的提交低利率的LIBOR資料。

[注4]這是在倫理學上很有趣的議題,基本上在衡量一件行為是善還是惡的時候,西方倫理學的主流有兩個理論依據,分別是「效益論」與「義務論」。效意論主張:只要最中的結果是「善的」,無論中間過程是多麼骯髒不法,都可以接受,因為帶來了最多的公眾利益(public good)。相反地,義務論主張:只有好的「意圖」才是善,不重視結果如何,只要立意良善都算是做好事。舉一個例子來說明這兩個理論:小明很討厭自己的老婆小美,想要趁著小美生病的時候餵食毒藥給她。但是小明是個粗心大意的人,錯把「解藥」當作「毒藥」,最後反而把小美救活了。因此,若是依造「效意論」的觀點來看,最後的結果是好的(小美被救活了),即使小明意圖不軌,小明算是做了一件善事。相反,以「義務論」的觀點,小明算是做了壞事,即使最後小美被救活了。

當信用過度膨脹


這個故事目前將可能被移置到民事法庭:這可能需要漫長的過程。從一個公眾福祉的觀點來看,有兩個任務是首要之急。首先的任務是:找出事件發生的原因然後處罰涉入的壞蛋。操縱的動機都是來自於「貪心」,直接涉入詐欺的人就必須坦然面對牢獄之刑。如果過去真的為了保持銀行流動性才降低LIBOR利率,而監管單位同時也涉入其中,就必須請雙方解釋清楚,為何要以這樣的方式,來危害倫敦金融中心的名聲?根據一份英國的獨立調查的內容,就能知道答案是什麼 ─ (經濟恢復)越快越好,這是為政府(國會)辯解的說法,與司法單位持反對的意見不同。

第二個任務是,改變金融產業目前的「運作方式」與「銀行業文化」。畢竟這也不是第一次操縱價格的醜聞:華爾街早就發生過好幾次。趕盡殺絕會導致大災難,但這個「操控文化」卻來自於整個銀行結構。以這個案例來看,要將零售銀行與投資銀行在「道德上」進行脫勾,是說不過去的。但就個別銀行來說,是可以做到的:對激勵獎金進行罰緩是一個方法。另外,有一些規範必須要改變,因為LIBOR的制定不是交由監管單位決定的,而是受到交易團體英國銀行家協會(British Bankers’ Association)的掌控。LIBOR能夠公平地運作,只有在統治者有魄力的執政期間,才能讓銀行家們乖乖聽話。這些日子才是倫敦成為全球最大金融中心的時刻。

在未來,LIBOR和它同等性質的利率,像是EURIBOR(歐元區同業拆息利率)都應該在被制定的過程中,是以「實際」的借貸成本當作利率標準,而不是用「估算」的方式來制定。但是,以金融產業來說,這樣的要求並不是永遠行得通:當市場是缺乏流動或是交易量極小的情況下,就需要「假設」一個利率來當作標準。另外,應該要讓更多的銀行加入提交拆借成本的資料,就可以提高操弄LIBOR利率的困難度。透過詢問銀行借款與貸款的真實成本,盡可能地交叉比對資料。而這整個過程,還必須要讓外部的監管單位以「侵入式」的方式進行監督。

「銀行家必須時時刻刻引領自己,檢證顧客對於自己的信心。」這是J.P.摩根說過的話。這份對銀行家的信心已經喪失了:我們必須把它贏回來。

世界級大銀行之間的聯合勾結,操控著人們信賴的定價指標LIBOR。這樣的作為,再一次地戲弄著全球的投資人,無可避免地將會有沒完沒了的金融訴訟。

藍詩圖盾
對於國際經濟和總體經濟有興趣,樂於翻譯有興趣的文章,分享給每一位朋友。

原文連結:http://www.economist.com/node/21558260

《本文亦刊登在新女人生活 Womany.net

0 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