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信箱 service [at] bituzi.com
幣圖誌首頁 facebook粉絲團 google plus google plus


【經濟學人料理】最優越的德國模式


世界其他國家該向德國學習什麼,又不該學習什麼。


有許多的富裕國家都為德國著迷。儘管德國是全歐洲最古板的國家,在過去的十年來,它的人均GDP成長率高居七大工業國(G7)之冠。自從歐元開始運作以來,歐元區的失業率目前正處於高峰;但是德國的失業率卻是歷史低點。多數富裕國家的製造業在出口上面臨各國的激烈競爭;德國的出口品表現依舊亮眼,拉抬國家的經濟成長。難怪在財務上捉襟見肘的法國、西班牙、義大利和英國的政治領袖,正表達出想要像德國看齊的渴望。

德國最近的好表現,同時來自於「新」和「舊」兩個根源。在十年前,德國依然飽受東西德合併的折磨,當時的情形如同四肢傷殘之人。德國以它的經濟復甦,來展現高工資的人力依然可以在高端製造業成功,而不是壓低人力成本來取得優勢。德國在修復公共財政預算上,長久以來就把政府預算赤字壓低在GDP的1%左右,該比例遠低於歐洲國家的平均。另外,目前德國政府債券的殖利率也是歷史低點。這樣的成果主要是源自於《議程2010》,是由2003年德國總理施洛德(Gerhard Schröder)所領導的社會民主黨進行的改革,放寬許多勞動市場的規範,這是今日眾人稱羨的低失業率原因之一。

《一分鐘譯者摘要》
德國經過東西德合併的陣痛後,經濟成長為G7之冠,失業率為歐元區最低。如此亮眼的經濟表現,來自於德國的「新」和「舊」的優勢。

「新」的優勢,來自於放寬勞力市場的規範:嚴格審查領取失業補助的資格,同時讓人力仲介與政府勞動局掛勾,向政府提供失業者的資料,幫助失業人士媒合新的工作職缺。

「舊」的優勢,來自於德國的文化傳統,如「學徒制」、「職業訓練制」、「企業間事會制度」、「中小企業群聚」和「傳統技藝」。相較於「新」的優勢,德國的「舊」優勢較不適合其他國家學習,要學也學不來。

《經濟學人》本身的立場就比較自由派,認為德國人賺了別人的錢,又不拿出來消費的行為是歐元危機的最大元兇之一,這樣的說法有點偏頗。造成歐元危機的原因很多,不單單是貿易結構的問題,也牽扯到金融結構與各國購買力的問題。南歐國家的經濟實力遠遠不及德國,卻又跟德國採取相同貨幣,歐元危機是難以避免的。這篇文章給我們最大的反思,不再於德國到底有什麼優點值得大家學習,而在於理解到:如《經濟學人》這般權威性的文章,也會引導讀者思路走向偏頗的一方,所以身為一個具獨立思考的讀者,必須要接納、比較更多的訊息,才能避免瞎子摸象的困境。

另外,德國的尖端科技來自於一個古老的優勢。自19世紀末以來,這國家的中小企業(Mittelstand)群聚發展,通常在有利基的製造業領域採取專業分工。這些中小企業展現出令人讚嘆的韌性與多樣性,他們的獲利來自於:新興市場對高品質的「資本商品」或「消費品」的強勁需求。德國的企業監事會制度(corporatist Mitbestimmung model [注1]),就是給予基層員工在公司的管理會議上有發言權,這幫助公司推動結構上的改革,以及壓低員工的薪水。再者,德國有350種行業實行「學徒制」與「職業訓練制」,這也讓年輕人的失業率較其他歐洲地區來得低。

[注1]企業監事會制度,就是「企業的勞工共同參與制度」,此一制度將產業民主提升到企業層次,不侷限於特定產業,適用於僱用員工500人以上的私人企業,主要是透過「勞工監事」參與企業內部的監事會來實現勞工共同參與制度。因為在德國的公司法制之中,企業是由股東與員工共同選出監事、組成監事會,再由監事會選任董事,所以監事會有監督與控制董事會的權利,勞工監事從而也可監督企業的運作。因此,勞工監事的權力變大,股東的決策力就相對被削弱了許多。資料來源:邱羽凡律師的部落格http://b87301140.pixnet.net/blog/post/32779494

最真誠的恭維

到底什麼東西是歐洲弱國必須要學習的?對勞動市場規範的鬆綁,沒錯,就是這個。即使義大利發現在景氣不好的時候很難開放勞力市場,但這個政策正開始執行;過去德國是在勞力需求強勁的時候,選擇開放工作市場。另外,比起培養無用的大學文憑來說,「職業訓練制」有許多地方值得大書特書。但是,其他在德國運作良好的優點(如公司參與、企業群聚、製造技藝),有部分原因是來自於德國的傳統文化。不是不可能,但是很難能夠複製到其他國家。

周邊國家不應該將德國的制度造單全收。例如,他的企業監事會制度可以幫助壓低薪資,但也會對股東造成麻煩。即使這些優良制度能幫助製造業提升產能,但是在服務業上的效果不大;現階段服務業約占德國GDP的三分之二。相對來說,德國金融業也不因此而占到便宜,而且還有私底下投資外國資產的記錄(包含投資臭名遠播的美國抵押型債券)。德國的人口結構前景堪憂,國內人口正在萎縮與老化,但是德國卻不歡迎移民。

最重要的是,德國信奉著「自律哲學(hair-shirt philosophy [注2])」,喜愛財政緊縮勝過於經濟成長、節儉勝過支出、國外需求大於國內需求。而這樣的哲學往往會造成傷害。自律哲學壓抑德國人的生活水準:儘管經濟成長較快速,過去十年來的個人消費成長,遠低於其他的歐洲國家。如果其他的歐元國家都像德國一樣節儉,市場需求疲軟,這將會是個大災難。投資人在這禮拜拋售西班牙和義大利債券,顯示出投資人擔心兩國政府過度財政緊縮。德國的出口力道恢復,讓德國有大量的經常帳盈餘 [注3]。而這些盈餘來自於其它國家的政府赤字,也就是說:德國是造成歐元危機的重要因素之一 [注4]。

[注2]“hair-short”從字面上來看就是用頭髮做成的衣服。在中古世紀(西元500~1200年)的基督教僧侶,為了苦行修練,就把大量的頭髮編織在衣服的內側,透過頭髮扎在皮膚的刺痛感,來意識到自己的原罪(sin),並藉此磨練心志。後來將“hair-short”引申為「自律(discipline)」的意思。

[注3]「經常帳盈餘」指的是在國際貿易中的收支平衡表裡頭,「流入」的現金流大於「流出」的現金流。以台灣為例,整體而言台灣屬於貿易順差的國家,也就是的出口商品(包含服務)金額大於進口商品,所以台灣的經常帳是有盈餘的。通常,經常帳有盈餘的國家,會將這筆盈餘轉投資到有資金需求的國家,例如美國。美國屬於貿易逆差的國家,所以經常帳是赤字的。美國可以透過提高利率來吸引更多外國的資金投入,以彌補美國資金需求的缺口。

[注4]《經濟學人》一向是經濟自由派,在這裡把歐元危機的原因,過度簡化為德國與歐洲的貿易結構,其實有點偏頗。不過在這裡,仍然把作者的意思描述一下:德國部分的經常帳盈餘,來自於大量出口德國產品所賺得的財富。這意味其他國家花太多錢購買德國商品,造成本國的貿易赤字。如果說德國是一個愛消費的國家,這些錢會部分回流到其他國家;或者是德國喜愛投資,願意將錢投資到其他國家去,也可以幫助其他國家的經濟發展。無奈的是,德國人把錢守得緊緊的,賺的錢只進不出,讓財政不好的國家沒錢投入國內投資,長期下來導致惡性循環,窮者越窮,德國越富。


德國的政治人物大聲疾呼地要求歐元國採取「財政緊縮」與「工資限制」,完全忘記經濟成長的目標是要提升個人所得(和增加消費),而貿易順差所帶來的好處是可以買更多的進口產品。其他的歐洲國家將能仿效德國模式中最好的優點,但是德國也必須向歐元夥伴們學習「提振國內需求」的重要性。這才會使得每個人都變得更好。

歐洲國家裡最古板的德國有很多優勢,其中值得我們學習的是放寬勞力市場的規範。


藍詩圖盾
現正在美國就讀經濟學研究所,師從國際經濟學家Winston Chang。藍詩圖盾對於國際經濟和總體經濟有興趣,樂於翻譯有興趣的文章,分享給每一位朋友。


原文網址:http://www.economist.com/node/21552579

《本文亦刊登在新女人生活 Womany.net

0 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