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貨幣競貶大戰,歐元區未戰先降?
現代國與國的戰爭拼的不是軍隊數目,不是槍砲彈藥,不是核子武器。很多人會說現代戰爭打的是電子戰、情報戰、通信戰。不管是哪一種戰爭,打的都是錢、都是糧。
尤其是貨幣戰爭,打的除了經濟實力,其實是印鈔票的速度!

上圖可以看到日本吃了秤砣鐵了心,擺明了要無限制的印鈔競貶。除此之外多數的亞洲國家央行也虎視眈眈,準備展開一場競貶大戰。
英鎊這一波也撇開歐元區跟隨競貶的風潮。而美國當然也絕不是省油的燈,至少不能當最後一名!在無限制的量化寬鬆,印鈔救市的政策護航下,美元指數似乎也想來個向下沉淪? 喔,是向下突破!
美元指數

在多國央行不斷寬鬆貨幣政策之時,歐元的強勢表現並非是歐元區所樂見,因為弱勢本幣才是歐洲各國刺激經濟之根本。但很明顯,歐盟「印鈔票」的速度遠遠低於其對手們。現在的問題是:在美元、日元的步步緊逼下,一向以「獨立性」為榮的歐洲央行是堅持獨立風格,還是終將同流合污呢?
英鎊/歐元
雖然我們都是歐洲人─英國首相如是說

上圖可以見到,雖然同為歐盟經濟體,但相對靈活的英鎊早就擺脫歐元區的糾纏,在本國貨幣貶值的幅度上遙遙領先。
況且上周公布的一系列歐元區經濟數據轉好,及歐洲銀行業將歸還歐洲央行巨額貸款的利多推動之下,高盛甚至喊出兌美元1.4的高價。唯一值得關心的是若歐元強勢行情持續,歐洲央行會採取甚麼措施應對?如今
看漲歐元已經是主流觀點,雖然弱勢本幣才是各國視為刺激經濟的猛藥,但歐洲各國政府要怎麼協調?還是一個相當困難的課題。
美元/新台幣
看我使出一招昇龍拳─某8A級央行總裁

上周新台幣匯市無量無價難以突破,雖然盤中都見到28價位,但仍看得出來央行力守的決心。今天剛好傳出央行總裁可能換人的消息,甚麼?換掉我們的8A
級彭總裁!?無論消息是真是假,台幣在這周頭三天已經急貶到29.57水準,我們的彭總裁依然薑是老的辣。

上圖大致說明新台幣走勢與股市呈現負相關。也就是升值有利股市,貶值不利股市。但會呈現這種狀況大致與資金的流入及流出有關,尤其在台灣,外資占絕大多數的淺碟市場。然而台幣急貶是央行干預還是外資撤出我們不能分辨,但如果未來股市多頭走的是景氣循環而非資金行情,那現階段匯市急貶不一定會有很顯著的影響。
然而下圖卻給我們一個不一樣的概念

美元走跌也可以帶動美股?通常而言,美元升值才有利美國股市,但跟台股不同的是,美元作為一個全世界的主流貨幣,在全球動盪不安的年代,做為一個避險工具的角色是更重要的,尤其在08年金融海嘯之後。因此美元和股市呈反向變動,我們可以解釋為資金從避險型的市場流入股市所產生的結果。
日圓與日股的相關性。
貨幣競貶賽之後的冠軍,往往也是在歷史上真槍實彈戰場上的贏家:富裕的工業國家。
競貶造成通膨?包括瑞士與日本,這兩個富裕國家因為處於通貨緊縮狀態,故在推出貨幣寬鬆政策時,也毋須擔心通膨風險,而不同於巴西這類高通膨的國家。尤其是貧窮國家連餵飽自己的國家都有困難,如果國幣貶值從而提高糧食進口成本,絕對是自討苦吃。在美國、英國、以及日本,這些富國國內資產價格相對穩定,並不擔心貶值對國內資產價格的影響太深。不過,中國恐怕得擔心貨幣存量增減帶來資產價格飆高、與吹脹資產泡沫的副作用。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