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雇用的機器人永遠不會向老闆抱怨,也不會要求加薪,更不會以死相逼…
擁有超過1百萬名員工,富士康可能是中國最大的私人企業雇用者。這是個以代工聞名的電子業巨人,它是從歐美的公司,如蘋果,接過設計圖,並用便宜的勞力製造出高品質的產品。但是,富士康令人稱羨的企業經營模式,似乎已經走到了盡頭。
《一分鐘譯者摘要》
由於富士康在中國的工廠事故頻傳,加上員工薪水日益高漲的壓力,讓郭董決定在2013年雇用100萬個機器人來替代人力。作者認為富士康向來擅長於管理有紀律的工人進行生產,但不善於自動化的生產。中國工資的高漲,將告別中國制廉價商品的時代;而這樣的轉變,將可能會造成製造業由勞力密集轉向資本密集。最後,毫無疑問地,這將會帶來新一波的失業潮。
1.又名「價值分析」,這是一個管理學的術語。由Michael Porter在1985年於《競爭優勢》這本書提出的。簡單的說,就是將企業的生產流程列出來,從原料到成品中的每一階段,該產品的價值會隨著每一個階段而增值,例如:泡麵從便宜的麵粉,經過油炸、配置調味料,到最後的包裝出售,每個階段都在為泡麵增值,而這整個增值流程就叫做「價值鏈」。
七月底,在深圳龍華園區舉行的聯歡晚會中,,這家台資企業(也是人們熟知的鴻海)的董事長郭台銘,宣布將在2013年「雇用」一百萬個機器人為他工作。在公開的場合上,富士康談論到,希望將它的員工,轉移到更高的價值鏈(value chain [注1]),也轉移到令人有興趣的領域,例如研發領域去。但是,至少有部分的員工將會失去他們的工作。機器人比較容易管理。已經有幾名富士康的員工自殺,在最近的案子,七月底有位21歲的男員工跳樓身亡。在五月,成都廠的氣爆也造成了三名員工不幸喪生,大家都認為,此爆炸事件延誤了蘋果iPad的生產。為了安撫不滿情緒與日俱增的員工們,富士康已經接連地上調員工薪水、改善設備、提供心理諮商,也用網子將工廠包裹起來,防止員工從窗戶跳出來。以上這些都是要花錢的。
長久以來,中國的競爭優勢就是她可以提供便宜的勞力。但是,隨著中國變得更富有,有技術的人才短缺正促成薪資的快速上漲。富士康決定改變它的資本與勞力的配置,並學習許多小型公司目前正在做的事情。
但是,這樣的轉型可能不會這麼地順利。富士康的專長是帶領一批治軍嚴謹的員工,為國際大品牌公司製造產品;而不是擅長執行自動化的生產線。如果富士康決定這麼做的話,將會把公司推入,與其他自動化生產之廠商們的競爭當中。
調高工資,這對中國的工人來說是好事;就公司來說也是件好事,因為公司希望能將生產的產品賣回給員工們。但是,這樣的作法仍有一些問題:這些公司是否打算結束「廉價中國製」商品的時代嗎?或是跨國企業要轉移生產的基地呢?還是中國的公司能夠快速地適應自動化的生產,並在激烈的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呢?這些都有可能。但目前知道的是,中國的機器人,應該不會比其他地方的機器人來得便宜吧。
最後,這種轉換為資本更加密集的資本主義型態,是否會導致大量的失業工人湧向街頭呢?中國當局將會密切地注意。
http://www.economist.com/node/21525432
關於【經濟學人料理】
翻譯總舖師:藍詩圖盾
藍詩圖盾現正在美國就讀經濟學研究所,師從國際經濟學家Winston Chang。對於國際經濟和總體經濟有興趣,樂於翻譯有興趣的文章,分享給每一位朋友。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