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投資的迷思
美國S&P500指數的長期牛市造就許多知名長期投資家,其中巴菲特堪稱最常被拿來洗腦投資人所謂「長期投資價值」的看板明星。究竟這個價值認知能否獲利?以被公認為長期投資最佳例證的市場「S&P500指數」做為長期投資的檢證素材,作者舉了三個例子來進行論證。
- 1980/90年代S&P500指數年化報酬率V.S.美國聯邦基準定存利率和0風險的定存相比,同期股市報酬率僅高出1~2個百分點。
- 1980/90年代S&P500指數年化報酬率V.S.美國公債絕大多數時間,美債殖利率漲幅表現均較為優異。
- S&P500指數年化報酬率若從2000年開始投資直到2010年,則更慘從1,469點到1,257點,十年倒賠14%。
投資之所以能獲利,不在「長期」,更不在「投資」,而在「價值」;強調「長期」只是為了規避短線市場的不理性波動。比起把「長期投資絕對能產生價值」視作聖經,作者提出了更好的、另一種提升投資品質的策略來進行檢證:「搭配大趨勢指標,找出有長期可獲利性價值的投資標的」。作者舉例,若以再簡單不過的美國GDP(國內生產毛額)年增率做指標,來操作S&P500指數,僅需少數的2、3次操作,到了2009年第4季,20年的複合報酬率約為—9%!從「長期投資價值」演進到「長期價值投資」,這種重視長期價值、觀察大趨勢經濟指標的投資策略是否提供給你另一項選擇?
資料來源:經濟指標告訴你&沒告訴你的事,智富出版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