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信箱 service [at] bituzi.com
幣圖誌首頁 facebook粉絲團 google plus google plus


【經濟學人料理】左右為難的中國經濟


令人恐懼的對稱性 [注1]

中國龐大的經濟緊縮已經結束,寬鬆的政策才剛開始



中國的政策制定者是一群嗅覺靈敏的政治老手。共產黨中央唯一的合法聲明是要求經濟穩定,並小心地維護中國經濟。尤其是當歐元區債務危機爆發後,有足夠的理由讓這批官員們去防止這波衰退影響到中國,原因在於:出口到歐盟的商品,佔中國總出口份額的五分之一。

[注1]每次翻譯《經濟學人》文章的時候,常常覺得標題下得真是精采有趣。本篇原文的標題是“Fearful symmetry”,這個詞源自於18-19世紀的英國詩人,William Blake所寫的一首名叫“Tyger(老虎)”的詩。裡面藉由形容老虎雙眼與四肢「完美的對稱性(fearful symmetry)」,來彰顯造物主的全能。在這裡《經濟學人》借用「令人恐懼的對稱性」這一詞,來形容中國「高通膨」和「經濟衰退」兩個矛盾的對稱。

這場外來的災難,加諸在國內自身的兩個嚴重問題上,更顯的雪上加霜。中國致力於緊縮信用貸款,卻造成急需融資的中小企業借不到錢,被迫只能向放款高利貸的地下錢莊借錢。房市也開始降溫,與去年相比,今年10月份的成交率下降了12%。

《一分鐘譯者摘要》
中國經濟目前面臨左右為難的局面。一方面是「高通膨、高物價房價」的壓力,解決的方法就是實行緊縮的貨幣政策;但另一方面卻又因歐洲的緊縮,造成中國出口銳減,將帶來「經濟衰退」。中國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決定要微調寬鬆的貨幣政策,並且持續加強房地產投資以維持GDP的成長。
按照常理,「高通膨」與「經濟衰退」是很難同時發生的。這令人恐懼的對稱,卻在中國發生了。「高通膨」是由於中國各地方政府(或國營企業)為了提升GDP,過度向銀行借貸投資長期累積所造成的。加上過度集中在房市上,造成房價炒得太高,讓真正想買房子的人買不起。
面對「經濟衰退」的打擊,是外在的。歐洲的衰退讓中國的出口銳減,對製造業和GDP都會造成衝擊。
中國政府目前想到一套解決方法:(1)微調寬鬆的貨幣政策,讓通膨不要太嚴重,又能支持中小企業資金周轉。(2)增加政府投資,投資1000萬戶國宅,一方面維持GDP,另一方面又可以讓建築工人有工作,減少社會問題。
中國的房市早就已經出現供過於求的情形,加上若政府推行的千萬國宅計畫、嚴格限制買樓條件被落實,房價必定還會再往下跌。中國政府現在就像在走鋼索一樣,無論是寬鬆或緊縮政策的運用都必須要小心。其實中國經濟的衰退可能是很難避免的,不過如果能夠讓中國經濟「軟著陸」,就算是在危機時刻下了一盤好棋了。

為了應付這項難題,中國這批財經官員正逐步地放鬆「宏觀調控」。10月份,中國總理溫家寶視察溫州,當地的企業已飽受信貸緊縮的痛苦。溫家寶說:「稅務人員和監管人員,對於銀行放貸給中小企業的標準應該要寬鬆些。」隨後溫家寶來到了天津濱海新區(SEZ in Tianjin),又說:「銀行與地方政府必須要給與高科技公司全力的協助。」10月份的銀行放款又開始活躍,彌補了之前民間放款人(shadow lenders)資金供不應求的缺口 [注2]。

[注2]Shadow lending指的是民間私底下的放貸行為。歐債爆發前,中國政府為了「降溫」過熱的景氣,採取緊縮的財政政策。中小企業面臨向銀行融資困難的情況,在急需資金周轉的壓力下,只能進行民間私下融資。由於對資金的需求太大,導致推高借貸成本,利率甚至可以高達20~30%。現在歐債危機爆發,整體經濟環境變得更糟,中國政府被迫介入、提供資金,避免過多中小企業倒閉。要進行「微調」的寬鬆政策要小心,很容易讓過熱的泡沫經濟被吹得更大。

但是對於「寬鬆」的定義是很微妙的。溫家寶和其他財經官員們已經開始討論要如何「微調」,有人表示目前的緊縮政策有點強,再弱一點點就恰到好處。首先,銀行利率不需要調降;但也不用要求大型銀行維持存款五分之一的準備金 [注3]。這樣的微調,對於「帳外貸款」或「銀行系統外貸款」的壓制有些成效。

[注3]「準備金」指的是一般存戶放置在A銀行的存款,其中有一定的比例被要求存在央行的帳戶裡頭,是為了保障存戶要隨時提款、或是銀行間清算時,A銀行可以應付最低要求的現金流。舉例,假設今天所有存戶在A銀行的總存款有100萬,若央行規定「準備金比率」是20%,A銀行就必須要將20萬存入央行的帳戶裡,然後剩下的80萬就可以讓A銀行進行放款。所以,若央行調低準備金比率到10%,A銀行將可以借出更多的錢,創造更多的貨幣供給,這就是一種寬鬆的貨幣政策。反之,調高準備金比率就是一種緊縮的貨幣政策。原文這裡的意思是:中國政府打算在利率上維持緊縮不調降,但是對準備金比率的要求將會放鬆一點。

有些人開始納悶,是否中國的財經官員過度反應。但事實是,中國對於經濟成長的恐懼已經減小,因為還有另外兩個揮之不去的要緊事:分別是「通膨」可能隨時復甦,「房市」目前還是過熱。

通膨率已從今年7月份的6.5%降到10月的5.5%,但是對於中國的財經官員來說,5.5這數字還是有點太高了;他們也認為中國的房市還不太穩定。溫家寶訪問俄羅斯接受媒體訪問時強調:「對於調控房市的決心絕不動搖。」調控的手段包含限制一人購買多戶、規定嚴格的頭期款支付,以及給予房地產開方商貸款的諸多限制。然而,在廣東省的珠海市,政府甚至對預售屋的價格進行管制。

這般打壓房價的政策是用來抑制房地產開發商的,但不是用來對付整體的房屋建築工業。在北京的財經官員早已督促各地方政府,在今年提供全國1000萬戶國宅 [注4]。他們希望房價能夠下降,但又不會壓迫到房屋建築工業的發展。官員們能透過此計畫平息購屋者對高房價的不滿,同時也能保障了建築工人們的工作機會。
[注4]中國政府推行該計畫的正式名稱叫做「保障性安居工程」。始自於因應2008年底的金融危機而推行的政策,保障性安居工程持續推動至今,其主要優點是「擴大內需」和提供「安全的廉價房屋」。

中國政府聲稱已經快要達到今年1000萬戶的標準了。但,有趣的是,這項千萬戶國宅的大計畫,卻無法阻止中國在過去18個月以來對鋼筋水泥的需求「顯著地」趨緩 [注5],也抵擋不了鋼鐵和鐵礦的價格暴跌的頹勢。這顯示了中國強健的房屋建造數字是被「高估」了,蓋夫凱爾龍經濟(GaveKal Dragonomics [注6])的分析師姚小姐如此說道。有一位中國官員坦承,以這次的千萬戶國宅計畫的進度來看,目前還只是在打地基的階段,還沒正式蓋房呢。

[注5]參照右圖,可以清楚知道,從2006到2010年中,基本上「鋼鐵需求(steel demand)」與「房屋數目(construction)」的成長率趨勢是一致的,但是從2010年底到2011年,兩者的走勢卻相反,最大差距甚至到30%!! 中國各地方政府可能「灌水」國宅的完成數目,不過對於鋼鐵的需求劇烈下降,卻是騙不了人的。

[注6]GaveKal Dragonomics是一個專注於中國市場的投資顧問公司,是由一位曾在法國投行待過幾年的分析師Charles Gave,和一位英國《金融時報》的退休記者Anatole Kaletsky共同成立的。


房地產投資占了中國固定投資的四分之一,同時房地產投資也是支持中國經濟成長的最強力道。麥格理金融集團(Macquarie Securities)的中國區首席經濟學家保羅‧凱維(Paul Cavey)認為:「如果要讓中國的經濟軟著陸(soft landing [注7])的話,就必須要先讓中國的房市軟著陸。如果房屋建設持續低迷或是歐元危機加劇,中國的財經官員最終將會放過他們憂慮的「通膨問題」和「房市投機」。他們將會體認到必須進一步地『調鬆』經濟政策。相信我,不要害怕。」

[注7]在經濟上,「硬著陸(hard landing)」形容的是經濟「快速地」衰退,就像是飛機降落時重重地摔了一下。硬著陸通常是政府為了要抑制過熱經濟所造成的通膨時,迅速地採取緊縮的政策,通常是透過央行提高利率,來達到緊縮的策略。相反的,「軟著陸」是政府調整利率到適當的位置,讓景氣慢慢地降溫、穩定通膨,但又不會造成經濟衰退,把成長的腳步放慢。

翻譯總鋪師:藍詩圖盾
現正在美國就讀經濟學研究所,師從國際經濟學家Winston Chang。藍詩圖盾對於國際經濟和總體經濟有興趣,樂於翻譯有興趣的文章,分享給每一位朋友。


延伸閱讀:《做空中國》

原文網址:http://www.economist.com/node/21538790

0 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