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信箱 service [at] bituzi.com
幣圖誌首頁 facebook粉絲團 google plus google plus


【經濟學人料理】是誰在害怕龍的崛起?




廉價的中國製品侵蝕了美國人的工作機會?
用新的研究報告解釋給你聽




在自由貿易的體制下,對一個貿易商而言,應該感到高興還是難過?美國國會在10月12日,終於批准了分別與哥倫比亞、巴拿馬和南韓三國擱置已久的貿易協定。但是前些日子,美國參議院卻賞給中國一計鞭笞。這是一個同意美國商務部可以對中國進口商品課徵「反補貼關稅(countervailing tariff [注1])」的法案,因為中國出口競爭力的優勢,是來自於被低估的人民幣,而該法案以懸殊的比例63:35通過了。即使這個法案最後是不可能在眾議院通過 [注2],但參議院的結果顯示出一個現象:美國抨擊中國的議題強度,將會隨著美國的失業率攀高而變得更重。

[注1]美國參議院始終認為中國央行控制人民幣,讓人民幣嚴重被低估,促成中國商品容易進口到美國來。所以美參議院同意商務部將人民幣「被低估」視為一種補貼,希望對中國進口品課徵「反補貼關稅」。那「反補貼關稅」又是什麼東西?所謂的反補貼關稅其實是一種在國際貿易上的報復手段。舉例,產品輸出國A,為了加強本國商品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能力,往往對輸出商品給予補貼,使產品成本降低,可以便宜地賣到國外市場B。而B國為防止A國的補貼商品入侵本國市場,威脅本國產業的正常發展,因此對A國商品進行報復,課徵與A國補貼額度相等的反補貼關稅,以抵消A國商品因接受補貼而擁有的競爭優勢。

[注2]美國的國會分為參議院(Senate)與眾議院(House)兩院。任何法律都必須要經過兩院的認可才能頒布執行。目前參議院是民主黨多數,為了幫歐巴馬的政績不佳找藉口,開始怪罪於中國操控人民幣,希望美國民眾將景氣不好、高失業率的憤怒轉向中國。遺憾的是,眾議院目前是共和黨多數,當然不會讓這個法案過關,共和黨希望歐巴馬的聲勢越低越好,以期在2012的總統大選能夠重回白宮。


最近的指標顯示,美國市場在9月份增加了10萬3千個新工作職缺,前幾個月累積至今的職缺加總,已被大幅度地向上修正。儘管如此,失業率卻仍然保持在9.1%的位置不動,這意味「工作職缺」與「勞動人口」增長的速度大致相同;但是,製造業的就業人口卻是往下掉的。

《一分鐘譯者摘要》
自由貿易對於一個國家的經濟到底是好還是不好?進口廉價商品會不會造成本地勞工的失業?這是經濟學家們目前為止尚在爭論的議題。但是所有的經濟學家都同意:只要有任何的貿易障礙存在,整個市場就不是最有效率的市場。美國持續進口廉價品,短期內失業率上升是無可避免的,但就長期而言,因為競爭而被迫升級的產業、注重研發,將創造出更多新的行業或是走向高附加價值的商品,以保持原有的競爭優勢。例如IBM,也是放棄低毛利、競爭激烈的個人電腦市場,於2004年將個人電腦製造部門賣給聯想,專心投入高附加價值的IT服務。
實際上,人民幣只是一個樹大招風的箭靶,即使美國課徵中國商品反補貼關稅,依舊會有來自越南、哥倫比亞的廉價商品取代中國產品的地位。屆時,美國的失業率還是不會改善。
目前韓國和歐盟和美國先後簽訂了自由貿易協定(FTA),短期內對韓國的製造業必定會造成衝擊(由其是汽車產業)。但是如果韓國在與歐美的競爭下存活下來,那韓國未來勢必會越來越強大,這對台灣來說,是一個不願樂見的結果。

支持反補貼關稅的人當中,有部分對於人民幣被低估40%感到難以置信,認為若能減低中國商品的進口,將能幫美國人找回工作。但是,他們這些人的主張真的是有道理的嗎?根據一份由大衛‧歐特(David Autor)、大衛‧東(David Dorn)和高登‧漢聲(Gordon Hanson)三位經濟學家 [注3]的新研究,他們觀察1990-2007年中國進口商品對美國各地區勞工市場的影響,發現越是與中國商品競爭度越高的地區,該地製造業的失業率越高、勞動參與率越低、工資也較低。每一個額外1000美元的中國商品被進口到該地區,其就業率就會下滑0.77%。對於受到更多中國商品競爭的地方來說,就業率下滑的情況再多加幾個百分點也不為過。

[注3]David Autor是MIT經濟系教授。David Dorn是西班牙貨幣金融研究中心(CEMFI)的助理教授。Gordon Hanson是UCSD的經濟系教授。

一直以來,我們都很清楚自由貿易有贏家也有輸家:贏得了便宜商品的消費者是贏家,而輸家則是失去工作的人。他們不僅失去收入,還必須依賴其他納稅人的救濟金過活。這篇研究主張約有三分之二的貿易盈利,會被失業救濟金這類的所得重分配給抵消掉,這將會導致嚴重的後果。

不過這樣的說法也太悲觀了吧。目前為止,經濟學家早已了解到:計算貿易所要支付的成本,遠比計算貿易帶來的利益簡單多了。我們知道貿易不僅提高了商品的多樣性、(可能)提高生產力,另外貿易也能減低國內生產者的投入成本 ─ 但這兩項數據是很難精確地量化的。

另一篇由尼可拉斯‧布倫(Nicholas Bloom)、莫可‧昨卡(Mirko Draca)和約翰‧馮‧黎能(John Van Reenen)三位 [注4]撰寫的論文嘗試去量化貿易帶來的好處。這篇論文顯示貿易可能驅使生產者投資在研發與創新上,並促成生產力提升。三位作者發現:每一額外10%的中國產品被進口,用做生產者的生產投入時,生產者本身的專利申請會提高3.2%、IT支出會增加3.6%、R&D也會增加12%。面對中國商品的挑戰,低技術的公司將無法在市場上生存,並迫使存留在市場的公司產業升級。根據這篇論文,歐洲自2000-2007年間,有15%的技術革新是來自於中國廉價商品的競爭而發展的。

[注4]Nicholas Bloom是史丹佛大學經濟系副教授。Mirko Draca是倫敦政經學院所屬的經濟發展中心的研究員。John Van Reenen是倫敦政經學院經濟系教授。

最終,兩篇研究都建議國會,應該幫助這些貿易輸家提升技能,而不是一味地採取保護主義。貿易調整援助法案(Trade Adjustment Assistance Act)最主要的目的是援助這些因貿易而失業的人,這筆支出比起「花費在殘疾人士」和「健康保險的賠償金額」要大的多了。歐特先生的數據指出,領取美國社會安全殘障保險(SSDI) 的失業者當中,多達10%的人是因為進口廉價商品所造成的衝擊。這項方案預計對每位新的失業申請者,提供現值27萬美元的救助總額。當一位工人走投無路地來到SSDI的櫃檯前,意味著他或她有可能完全地喪失工作的競爭力。所以,最好的方法不是給他魚吃,而是教他怎麼釣魚。

翻譯總鋪師:藍詩圖盾
現正在美國就讀經濟學研究所,師從國際經濟學家Winston Chang。藍詩圖盾對於國際經濟和總體經濟有興趣,樂於翻譯有興趣的文章,分享給每一位朋友。


原文網址:http://www.economist.com/node/21532339

0 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