裡面闡述了各年代的貨幣歷史與背後隱藏含意,
儘管有人批評太多內容都以陰謀論解讀,
但不可否認貨幣政策是這幾年影響全球經濟的重要,
像是量化寬鬆(QE)就是影響市場最大變數之一。
畢德歐夫團隊這週要分享的主題很有趣,
是近期水漲船高的「比特幣」(bitcoin),
4年來升值漲3萬倍,是的你沒看錯,是3萬倍...
這是幾天前的報導:
29歲挪威工程師寇克(Kristoffer Koch),
4年前以約700元台幣購買剛問世的比特幣(bitcoin),
後來他幾乎忘了此事,
直到今年4月一篇講述比特幣幣值狂飆的文章,
讓他想起電腦中躺著這些新金礦。
他花了1天才想起來當時為比特幣錢包設定的密碼,
他擁有的5千比特幣當時已飆至69萬元美元(約2027萬元台幣)
比特幣升值4年漲3萬倍
而這樣的虛擬貨幣也牽動金融體系、社群網路與經濟模式的微妙變化。
比特幣是什麼,能吃嗎?
1.如何運作?它是2008年由名為一名或一群名為中本聰(Satoshi Nakamoto)所發想,
稱為位元(bit)幣(coin),存在於點對點(P2P)的網路中,
和目前許多下載軟體採用同樣原理,
大家只要下載軟體就有機會找到比特幣,
這動作被稱為「採礦」。
2.如何交易?
每筆交易資料會儲存在數據鏈(block chain),
可隨時在網上查閱所有紀錄,
每個比特幣和電子銀包都有加密,
不會重覆使用,因此每個比特幣都有獨特性。
比特幣可以在許多網路商店購物,包括中國大陸的百度網站。
目前大約有1100萬個比特幣在全球流通,
也和實體貨幣有交叉匯率。
目前比特幣最大的交易所是位於東京的MT.GOX,
大約經手了全球80%的比特幣交易,
必須提供護照等文件才可以開立帳戶,
進行存入、支取的許可,和開立一般的交易帳戶相同。
數位黃金
技術部分我們不多說,回歸到投資本質上,最簡單解讀方式就是把它當作是「數位黃金」,
黃金沒有具體的評價標準,
完全是以市場認同作為信心基礎。
貨幣歷史中曾經出現「金本位」時期,
國家之間的匯率由各自貨幣的含金量比率決定。
過去有關黃金的文章,讀者可以再閱讀一次,
黃金長線熊來臨,別人不告訴你的黃金礦業股操作(上)
黃金長線熊來臨,別人不告訴你的黃金礦業股操作(下)
資金新寵兒
剛才我們說到黃金,在之前的文章中提到一項重要特性--避險,
身為數位黃金,比特幣也拜債務危機之賜迅速崛起。
下圖是MT.GOX交易所的比特幣走勢圖,
每次快速上漲的時間點都是歐債危機爆發、美國債務問題。
在最近一次美國債務上限發生時,
市場憂心國債降評、貨幣貶值,
過往避險工具黃金卻沒有大漲,
而美元貶值,資金找不到避風港,
轉而往比特幣避險,
原因在於比特幣沒有任何主權債務疑慮,
同時不受任何貨幣主管機關與政治力的控制。
在發生恐慌的時候,除了我們之前討論過的VIX外,比特幣成為另一個資金去處。

是交易媒介還是投機商品?
當初發起比特幣的構想在於適用於點對點的電子金融系統,使買賣雙方能夠直接交易,
不需要經過第三方中介,
而貨幣純粹是快速的交易媒介。
不過現在看起來真的有達到這個效果嗎?
先說一下剛才提到的金本位為什麼後來被取代了,
主要原因在於技術的進步讓實體商品愈來愈多,
黃金產量成長卻跟不上,那比特幣呢?
現階段比特幣每10分鐘生產25枚,
規律不變,接下來縮減為12.5枚,
再接下來縮減為6.25枚,
預計2040年停產,
因此比特幣可預期的固定供給量可以避免通膨,
和現在全球各國的印鈔政策相比較,
比特幣相對凸顯出保值的功能。
不過這卻也產生其他問題,
價格繼續攀高代表市場認同度逐漸上升,
現在每一分每一秒,比特幣的生產成長速度卻也在減少。
正所謂「奇貨可居」,
預期價格上升會導致更多人「惜售」,
流通數量反而大幅減少,失去了貨幣功用。
在總體經濟學裏頭凱因斯學派和奧地利學長久以來對貨幣、
通膨通縮等議題都存在不同看法,
比特幣影響也是學術界新的討論議題。
虛擬貨幣的實體化
比特幣當年出現時候沒有人看好這種虛擬貨幣,彭博社在2011年就曾討論過,
那時看壞原因卡在流通性,但目前已經摒除。
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
加拿大出現第一台比特幣的專屬ATM,
美德兩國都承認是合法貨幣,
影響力已經滲透到實際世界。

然而畢德歐夫團隊並不認為比特幣會完全取代實體貨幣,
即使現有的歐元或是提倡的亞元現在都還存在實際面問題。
資安疑慮和地下金融問題是大家目前的擔憂,
今年以來已經陸續有幾個交易平台和轉帳中心被調查或關閉。
無論如何,
比特幣已經掀起一場新的貨幣新思維,
挑戰各種現存的各種制度,
投資市場上的熱度不言而喻,
基金和ETF等商品都躍躍欲試,
同性質的耐特幣(Litecoin)、比特股(BitShares)或電子商務亞馬遜幣(Amazon Coins),
是我們觀察的焦點。
我們合理預估在不久將來,
這些虛擬貨幣結合更強的雲端儲存技術和電子支付系統,
顛覆現在的經濟模式。
就像電影《鐘點戰》裏頭,
是以時間作為貨幣制度的新世界,
而新的遊戲規則就會創造不同的經濟模式。

長期有在關注畢德歐夫美股專欄的讀者,
如果對於美股有興趣的新手朋友,
畢德歐夫的新書終於在本週上市,
「美股大贏家」是針對股票初學者的一本全彩色圖文書,
這本書有豐富實用的內容,希望讀者可以多多支持。
感謝綠角大的熱情推薦、台指一哥金湯尼與聶建中教授的推薦序,
讓本書增色不少,再次感謝這幾年來支持我的讀者。
美股大贏家--博客來預購
美股大贏家--金石堂預購
未來也會陸續在各大書店上架,
有心想要前進美股的讀者請別錯過喔!
如果喜歡我們的文章,請分享給更多朋友,
美股大小事,就看幣圖誌!
彼得林區說過:「在各個產業、各個區域內,一定還有投資專家還沒發現的寶藏,靜靜等待被發掘。」這也是我們認同的,近期美國積極發展的新能源、大數據和行動智慧產業等新趨勢,畢德歐夫團隊持續掌握第一手美國訊息,找出投資的千里馬。
或許您對更多美股文章有興趣
美股投資不可不知的25檔權值股
2013年最違背地心引力的市場,日本股市(一)
進入美股市場新手最需要知道的五件事
檸檬汁需要黃金比例,投資組合也需要黃金比例?
進入美股市場新手最需要知道的五件事
0 意見:
張貼留言